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节 (第3/3页)
叶千盈说不出话。 她只能说,现在方老师那个跑动的背影给她一种相当不妙的熟悉感觉。 她上一次看到这个背影,是被方老师硬是安排着去给全班同学讲题的时候…… 另一边,方老师的表情倒是乐颠颠的。 他们这些国家队的教练,哪个人手里面没有几道引以为意的压箱底难题,每道题都是超过imo第三题和第六题的标准,只要随便拿出来一道,就能让这些小崽子们难得嗷嗷直叫。 但是为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拿出来,只在那里压箱底? 当然不是老师们都抠门、小气、吝啬。就算有一个老师是这种个性,难道还能每个老师都舍不得给学生做好题吗? 他们不拿出来给学生,当然是……因为学生不会做啊! 他们这些人,毕竟是国家队的教练,而不是某个学生的私人教练。 像是这样的难题,一般来说,除了考考同事,也就能考考每年国家队的第一名。一般来说,要不是当年的国家队特别强盛,那连第二名都做不上来这些题。 看到这种难度的题目,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学生都没有几个能不抓瞎! 而国家队特别强盛,那已经是三四年以前,竞赛形式没有改革以前的事情了。 竞赛形式毕竟涉及到国家的教育政策,对于近些年来华国的国际赛事没能拿到第一,方老师可惜还是感到可惜的。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不能以单纯的对错来一概而论。 只是,在某个恍神的午后,或者是抽一支烟的空档,方老师便会格外怀念十多年前。 那时候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刚刚被选入国家队当教练,每年的学生都那么聪明、眼睛也那么明亮,大晚上的,教练和学生都泡在自习室里,几个勤快的孩子软磨硬泡地要吃小灶。 那是一段多么好,多么让人怀念的黄金时光啊…… 在那些年里,每次在imo开始之前,他们教练组就敢击掌发下豪言:今年的团体赛第一名,还是我们包了! 而在这一届的集训队员身上,方老师觉得在,自己好像看到了那黄金十年里,华国数学集训队的影子。 沈瀚音、叶千盈、诸梦、管洪章、寇承载…… 这几个孩子不知道,有时候教练组在窗外偷偷地看着他们,眼神都会悄悄流转出笑意。 可以说,这些孩子要是单拆出来,每个人放到每届imo里,那就都有着足以进入国家队的素质。 而当他们汇聚在一起,这一届的imo便成了方老师、也是诸多教练们最为期待的一届。 虽然有时候袁老师这个老朋友会觉得方老师想得太远,但是方老师依旧隐隐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一次的imo,必然会因为这些孩子被点亮。 而这些孩子本人,在并不久远的未来,也许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大意义上的、不止局限于区区一个国际竞赛的“黄金时代”呢? …… 叶千盈和沈瀚音并没有等多久,方老师就带着袁老师、马老师、刘老师……反正国家队里所有的教练全都一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叶千盈不由心底咂舌:不是吧,她和沈瀚音简单地比个小试,结果场面搞得这么大? 那…… 那她可就没理由输了啊! 巧了,沈瀚音也是这么想的。 两个学神互相对视一眼,都感觉自己找不到会输的可能。 “现在是下午两点。”方老师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我们按照imo的形式,三道题一组、三道题一组地这么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