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_第1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节 (第2/2页)

了学校和导师,也可能会同样被卷入“剽窃研究成果”的命运里。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至少在沈瀚音身负疑云回到祖国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上亿个亲眼看着他是如何从“庭前芝兰”,挺拔到“吾家玉树”的同胞,愿意把信任的力量托付给他。

    叶千盈不会让他再面对满眼的污蔑和骂名。

    眼见沈瀚音对采访一类的事情并不反对,叶千盈当即就给他安排上了。

    在几期网媒采访,半分钟的本地新闻播报以后,沈瀚音的名字在网上也有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水花。

    叶千盈就又找到沈瀚音问道:“对了,你有没有微博号?”

    “有一个,怎么了?”

    “关注我一下,我到时候转发你的报道,顺便@你——对了,要是可以,你最好单独注册一个小号。”

    沈瀚音对此完全没有意见,而且他也没有注册小号,顺手就用大号把叶千盈给关注了。

    他的大号完全是私人账号,全称是音乐之声沈瀚音sing。不知道的人如果看了他这个名字,可能还会以为“沈瀚音”是哪个公司没有出道的小歌手。

    叶千盈的微博名倒是中规中矩,就只是她的名字,还认证了一个黄v的标签。

    “你真不注册一个小号吗?”

    “不用啊,换来换去多麻烦,我就直接用大号就好了。”

    反正他的大号也和小号差不多,平时不po照也不发什么原创微博,一般就是转一些消息。沈瀚音在心里默默想道。

    不过,既然叶千盈这么说,沈瀚音也就顺便查看了一下叶千盈的微博。

    他发现了,叶千盈发的微博虽然不多,不过粉丝数和评论数倒是不少。

    最近的一条微博是过年前发的,转发了一个关于回文数证伪的报道。而在这条微博底下,评论数都已经将近一万了。

    “这么多人给你留言吗?”沈瀚音稍稍有点吃惊。

    怀着好奇的心理,沈瀚音点进了叶千盈的评论区,发现里面的留言画风竟然出奇的一致。

    “要期末考试了,拜盈神。”

    “希望这次论文给过,拜盈神。”

    “我也给sci投稿了,虽然只是水货sci,但是拜托拜托过稿啊,拜盈神。”

    “兄弟姐妹们,小弟是今年的cmo竞赛考生,拜盈神之余能请大家给我点个赞吗?”

    查看完了这一溜cao作的沈瀚音:“……”

    他斟酌着自己的语气,试探性地问道:“你的粉丝都对你是个什么心理……”

    “大概就是活体锦鲤吧。”他的朋友用一种非常淡定的声音回答:“容貌完美、家世完美、智力完美、成就虽然目前还不完美,但以后注定完美。怎么,你还能找到比我更锦鲤的存在吗?”

    沈瀚音:“……”

    这个,好像真不能了。

    看着叶千盈每条微博下面都被拜锦鲤团留言的盛况,沈瀚音以自己高超的智商,突然明了了叶千盈让自己注册小号的真谛。

    “等一等,你让我关注你,莫不是……”

    莫不是要引流?

    聪明。

    叶千盈露出了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缺德微笑。

    她早已打开自己的键盘,一看沈瀚音醒悟过来,当即运指如飞,在自己为数不多的微博里又添了两条。

    叶千盈v:转发微博《b大沈瀚音:不喜欢音乐的imo满分冠军不是一个好的数学家》

    叶千盈v:大家有事不要只顾着拜我,cmo考生和期末考试考生请往这边走,这里是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绿色通道,@音乐之声沈瀚音sing

    沈瀚音:“……”

    啊!失策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一波波的水花涌起,宛如大海一样,把无助可怜又无辜的,新出炉沈瀚音小锦鲤活活淹没。

    ————————————

    《数字军工》编辑部。

    按照自己每天的生物钟习惯,主编开始浏览自己的邮箱,查看自己收到的邮件,以及自己即将发出去的邮件。

    在过年之前,他手下的刘编辑曾经给他看了一篇论文。

    那篇论文的一作和二作,是b大的两个学生。

    按理来说,这类从学生手中出品的论文,通常会总存在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论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杂志一般不会录用学生论文,只在一个小小的特别专栏里设置了版面,每一期会录用一篇学生的论文,以示鼓励的缘故。

    因为学生的论文就是不如有实际研究经验的人来的老成、纯熟,更能切中他们需要的要害点。

    但是,刘编辑之前拿给他看的这篇论文,显然是个例外。

    虽然作者只是两个学生,但在这篇论文里,主编并未感受到学生常有的那种稚嫩笔触。在逻辑清晰、构图合理、数据确切的这份论文中,主编只看到了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看到最后,主编实在为其中精彩的论点而拍案叫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