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节  (第2/2页)
管洪章、戴修、谈诗凝和诸梦是不是你们的室友?让他们几个商量一下,有时间一起来我这里一趟。”    见叶千盈眼中浮现出淡淡的疑惑,院长很贴心地解释:“他们也申请提前毕业,但跟你们不是同一批。”    啊,对,叶千盈想起来了。    截止至今为止,集训队出身的数学七人小分队里,已经有四人在国外期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    叶千盈、沈瀚音、诸梦以及寇承载。    至于管洪章、戴修还有谈诗凝,他们也都对心仪的杂志进行了投稿,只是还在等消息。    但即使没有论文刊登,根据上学期英才班的成绩来看,也毫不妨碍他们七个就是最优秀的那批学生的事实。    鉴于叶千盈和沈瀚音都开始申请提前毕业,其余五个人的心思也因此活动了。    他们倒没想过大一毕业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不过……大二毕业或者大三毕业,是不是也能安排一下?    b大的数学专业全国第一,b大的校训就是没有校训,身为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只要足够优秀,学院的态度也是足够自由开放的。    秉着两只羊也是放,七只羊也是放(bushi)的原理,院长就顺便把剩下几个人的英才班成绩也算进学分系统里了。    叶千盈听了以后,顿时十分欣慰。    在后来的一年里,其余的三人也纷纷在国外期刊发表了sci论文。    这一成就甚至上了当时的新闻报道,毕竟,在大一乃至大一之前,就有七个人发表了国外的sci,即使是b大,也太夸张了。    后来,在学弟学妹们的口口相传声中,他们这一届的学生,也成为了一个传奇一般的存在。    人们把b大这一届的数学院,称之为“钻石一代”。    他们这七个人里,有人在华科院搞研究、有人效力于世界知名的顶级实验室、有人破解了数学界的百年难题、有人成为了教书育人、名声大噪的教育家。    而毫无疑问的是,无论七个人做了怎样的选择,在自己所选的数学领域里,他们都是最顶尖的那批人才。    他们是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里,最为出众的“钻石七子”,是华国数学界彻底腾飞,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    后来有人曾经很无聊地想要把他们的成就做个比较——可见战力癌在哪个领域都普遍存在——根据大众知名度、所获奖项、数学史上贡献的价值、科研项目等种种因素,后人在进行了一套相当复杂的计算以后,给他们定出了这样的排行。    叶千盈>沈瀚音>>诸梦>寇承载>>戴修>管洪章>>谈诗凝||||无可逾越之壁|||||>>>窦信然。    ——问:“窦信然是怎么混进来的?”    ——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他。但是不知道怎么着,如果不加窦信然的话,前面的人名好像数来数去都是六个,钻石七子里总像是忽略了一个人。”    咳,只能说,这是小寇同学的传统艺能了叭。    ————————————    b大校园不是很大。    所以学生们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熟人碰面是很经常的事。    因为b大的食堂也不是很大= =    “和朋友在食堂碰面”的典型翘楚是谈诗凝。    据叶千盈的观察,她不止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常常和熟人碰面,在逛小吃街、坐地铁和公交、和室友们一起出去吃串串、停下来在奶茶店买一杯奶茶……以上的这些时候,她会一路和朋友碰面到底。    简直像是在玩人rou版连线题。    每天每天,以各种各样清奇的姿势,谈诗凝总在和自己的朋友们偶遇。    叶千盈有一次和谈诗凝一起去食堂吃了顿饭,吃完饭后又和谈诗凝一起回了宿舍。    当天是周末,她们一路走来,叶千盈终于通过自己的研究,彻底意识到伟大的校园万人迷把自己的领地扩张打了什么地步。    ——她掐着点呢,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里,她们居然足足遇到了谈诗凝的二十个朋友!    二十个!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六个朋友是组团来的——哦对了还有,那六个朋友是对面那个学校的(面无表情)。    叶千盈曾经好奇地问谈诗凝:“这些朋友你都是怎么认识的?”    谈诗凝的表情非常淡定:“蹭课认识的。”    叶千盈:“???”    蹭课这么有效的吗?    她都已经快把课给蹭秃了,也没有认识这么多的人啊!    谈诗凝给她掰着手指头算:“蹭课认识了一些朋友,那些朋友社团活动的时候的请我来帮忙,又认识了一些朋友,朋友的朋友学院活动的时候请我来帮忙,又认识了一些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校庆的时候请我去帮忙……”    叶千盈:“……”    谈诗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真诚地看着叶千盈:“所以,你明白了吗?”    叶千盈明白了。    叶千盈有一句话必须要说,不吐不快:“禁止套娃。”    总而言之,谈诗凝是个不正常的极端例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