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节 (第1/3页)
孔老:“……” 你不必说什么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了!你直接说你在搞稳定的弹射能源就好了! 还有散热系统…… a国的福特航母至今, 仅有六百多次的平均无故障使用。 为什么稳定的无故障次数会这么少啊, 还不就是因为散热方面的技术不够成熟, 所以才屡屡出现问题吗? 你要是能把散热的问题解决了……那这是个实打实的天才无疑啊! 一时之间, 即使以孔老平生见惯的大风大浪, 都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觉得自己的脑仁儿有点疼。 他依次盘问叶千盈。 “数据从哪里弄来的?” “实验是怎么实验的?” “现在大概研究到什么地步了?” 叶千盈也对这些问题依次做出回答。 “实验的话, 借用了学校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和其他器材。” “效果不敢担保,因为大多数都是自己建模。” “数据就是根据网上能找到的歼5数据为基础。需要的航母数据实在弄不到, a国的数据保密性也严, 只好借鉴了上个世界70年代的航母数据, 关键部分是自己推出来的, 很大可能不准。” 说到最后, 叶千盈终于忍不住吐露了一丝丝的心声。 “目前为止, 所有的成果还是以设想为主。其实我是想自己买一台双边回来改装,只是单人的名义不太好买……” 学校部门又不肯做这个代购。 也就是孔老今天问得巧了,要是再过几个月来问, 可能叶千盈已经走父亲公司那边的通道,买一台故障机或者人家淘汰好几代的机型,自己从头开始动手改了。 孔老:“……” 一般人说是要买,那可能是气话。 但是叶千盈要是说要买…… 想了想潘大校递给自己调查资料上,关于叶千盈的家庭背景,一时之间,孔老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自己就是个天才,在从业的四五十年里,孔老见过天才,培养过天才,自己也亲自带出过一批批的天才。 但是,即使自己的经历已经如此的丰富,叶千盈这样的存在,依旧会让孔老感到稀奇。 ——她的速度太快,步子又迈得太开了。 别扯什么研究范围都是军工,就算都是军工,从药火炮到无人机再到电磁弹射,这是一回事儿吗? 虽然沾着一点边,但是这几项研究里面,最关键的核心范围根本不一样啊。 更何况,这个小姑娘的研究范围还不止是军工,还涉及到了许多的数学定理呢? 就算孔老的本家不是数学,他也能明白,证明数学定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然而叶千盈一出手,一年半内连续破解三个猜想,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她在摘大白菜。 想想自己之前在新闻上刷到的消息,孔老忍不住问道:“你哪儿来的时间研究电磁弹射?” 他记得在几个月之前,叶千盈似乎刚刚证明了周氏猜想吧。 华国人提出的猜想,在几十年后重新被华国人证明,这是多好的一个新闻题材。那段时间里,即使孔老翻阅内部刊物,都在里面见到了关于叶千盈的文章。 叶千盈的回答十分质朴:“还可以的,就是没时间继续研究梅森素数了。” 她为了把有关电磁弹射器的资料吃透,可真是挪用了不少研究数论、几何以及代数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