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7节  (第2/2页)
,所以叶千盈看待问题时,是自上而下、由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的。而在整个实验室里,具有这种视阈的人实在不多,杨院士能算得上一个。    所以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叶千盈年纪虽小,但言之有物。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能力,她以后绝不会偏居一隅。人往高处走,大家都愿意给叶千盈行个方便。    至于她受欢迎的第二点……    就是因为叶千盈不挤占实验室的升职名额。    她是b大的学生,以后肯定还要回去读研究生的。实验室里的结果,叶千盈大概能挂个名,也能领一份奖金,以后把这份经历写在简历里。    但除此之外,她本身不算是杨院士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所以和研究员们并无本质上的利益冲突。    正相反,是研究员们都喜欢叶千盈,感谢叶千盈才是。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叶千盈迅速成为了整个实验室最需要的、出镜率最高的、人缘也最好的存在。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这样连轴转、被各个组轮换着借的时间里,叶千盈自己也收获良多。    她这一趟来,本来就是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职称、奖金以及论文。    能够让电磁弹射器的技术尽早蓁于完美,又能学到知识,积攒人脉,还顺便提升了名气值,叶千盈的所有收获都是隐形的。    一时半会儿,这种收获还看不出来。    然而随着日久天长,她独特的生长轨迹和足迹,会为叶千盈编织出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让她能捕捞到最令人惊叹的收获。    叶千盈所谋求的,不是小处。    她想做的,是大国重器。    ……    休息室里,叶千盈随意地伸了个懒腰,对系统坦白道:“偷师真的爽。”    其实也不是偷师。小组里很有一些德高望重的教授,看到叶千盈这样颇有天赋的年轻学生来请教,都十分乐意教。    毕竟,叶千盈有时候的领悟能力和知识范围甚至都让那些教授感到惊叹——他们手下亲自带了一两年的学生,甚至还没有这个水准呢。    有时候,实验室的教授们聚在一起调侃,说起叶千盈时,大家纷纷玩笑着表示,要趁着叶千盈没有发迹的时候多教她一点东西。    这样等她以后出头了,说出去“当年在实验室的时候,我还当过叶千盈的老师”,那也是一件乐事啊,对不对?    换而言之,叶千盈哪是偷着学啊,她是光明正大的在直接学。    以系统对于自己宿主的了解,知道她想说的话都藏在后头。    果不其然,在等了三秒钟后,叶千盈发出了省钱的心声:“不花积分和名气值就能和这个等级的老师学东西,这实在是太爽了!”    系统:“……”啧,它就知道。    ——————————    四天以后,叶千盈暂时结束了自己的“偷师生涯”,和实验室里另外的三个研究员一起前往帝都,去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奖。    叶千盈对此的反应是……    “不要拦我!我还能学!”    系统一脸冷漠:“宿主请您不要浪。”    “没有浪,就是惆怅。”叶千盈忧伤地叹了口气:“你知道吗,我偷师还没有偷够。”    系统淡淡地应了一声:“哦,但颁奖典礼所在的的位置,可是人民大会堂啊。”    “……”    此言真是非常有理。    虽然在知道自己和沈瀚音可能获奖的消息以后,叶千盈就买票去人民大会堂里面看过了。    但是作为游客进入,和作为颁奖的主角进入,这其中的差别哪能一样。    叶千盈很快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只在拿到研究室给他们定的票时笑了一下。    研究室给他们订了飞机票。    自从重生以来,叶千盈出行不是坐汽车,就是乘高铁。    虽然对于叶千盈自己来说,已经把心结尽数放下,无论是哪种出行方式,对她来说都没有心理阴影,但在家人眼中,此时的意义显然是不一样的。    叶千盈曾经几乎因为空难失去过一切,所以她的家人在这方面上倍加留心和照料,根本不想让叶千盈和“空”字沾上任何关系。    上次她去a国领奖、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mama和三个哥哥,几乎给她打了全程的电话。    要不是实验室给他们订了飞机票,叶千盈自己都快想不起来,自己多久没在国内坐过飞机了。    缓缓吐出一口气,叶千盈捏着那张飞机票,心里隐隐有个感觉——    这一去,似乎真的是种崭新的开始啊。    ————————————    飞机一路都很平稳,偶有一次遇上气流造成的颠簸,也轻微得甚至没有惊扰到大多数乘客的美梦。    而叶千盈则在坐飞机的时间里,和同行的三位教授好好地请教了一番关于电学的问题。    关于核聚变的核电站,叶千盈之前隐隐有个想法。    然而直到今天,在飞机上听这三个教授侃了一路,叶千盈才意识到,那个想法无论在原理上还是在实cao上都行不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