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3页 (第1/2页)
贾琏原本在低头沉思倭寇和南越联动的背后,到底是哪个阴谋家在推动。听得因为到底派谁做平南大将军的事,兵部尚书和皇太孙争执起来。忙抬头道:“皇上,微臣也以为贾大人乃是平南大将军的不二人选。” 此言一出,景和帝和皇太孙都不约而同的瞧向贾琏。 贾琏淡淡一笑,坚定的重复道:“微臣以为九省统制贾大人是平南大将军的最佳人选。”贾琏不是不知道景和帝要培植自己成为皇太孙臂膀之意,也不是不知道景和帝和皇太孙心中属意的平南主帅人选是自己。但是贾琏也知道兵部尚书的为难之处。 别说是古代,就是现代社会,各部委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甚至一个大公司的各部门之间,都有利益需要平衡,都在分同一块蛋糕。但是在贾琏看来,权利,是需要制衡的。 今日,景和帝和皇太孙站在权利的中央,他们可以凭借手上的权利指派自己信任的人做平南大将军。将来再遇到战事,彼时站在权利中央的别人就可以举今日之例,举荐任命自己信任的人做征东大将军、定北大将军。谁敢保证将来的当权人所信任的人也熟知兵法和战事,能胜任大军主帅?长此以往,终究会变成任人唯亲,外行指导内行。 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今日突破规矩,就为将来的治国埋下了隐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兵部被架空,甚至比其他部门被架空更严重。若因今日之先例,将来在兵部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事,不知道会有多少将士和黎明百姓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贾琏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史书上不曾出现的王朝呆多久,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朝廷在正确的轨道和框架中运行,而不是主动去突破。他不怯战,但是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景和帝和皇太孙当权时,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希望在自己这一代人也都没有了的时候,还能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运作良好的朝廷。 所以,贾琏虽然对南疆,也就是将来的滇缅边境十分熟悉,也不愿意执掌南征的帅印。 因为贾琏推辞,最终议定贾敬为平南大将军,贾琏为先锋,先率十万大军挥师南下。而柳苹则带着十万大军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因为军情紧急,景和帝连夜写好诏书,指派了两路南征的各级军官,拟定次日一早开始点兵。 上回西海沿子一战,朝廷得胜归来,多少兵士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贾家族学中许多子弟打小练习骑射,还从贾琏处学了不少现代军事知识,有不少皆有从军建功立业之心。只是当年许多贾家子弟年纪都不够,见着人家立功回来受封赏,只有暗自羡慕的份儿。如今,又过了几年,已经有些贾家子弟到了可以从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