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1页 (第2/2页)
的味道。 “太后,臣以为不妥。”元朗刚一开口,刘太后的脸上便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谢阁老何意?” 元朗却是一点都不在意太后的脸色,继续说道:“宗室乃是皇亲。从来只有皇帝下诏封赏,h怎么能反过来呢?” 唐挽笑了,道:“既然是亲戚,互相帮衬也是平常。况且宗室食禄甚多,也该为皇上出出力了。要臣说,这事儿都不用下圣旨,太后下一道懿旨就足够了。不经过内阁,反而更方便。” 太后一想,正是这个道理。自家亲戚关起门来修修房子,与朝政何干? 元朗最是难缠的:“太后如果真要这么做,还是应该选派一位督办,负责监察和验收。事关皇上和太后的安危,不能马虎。” 元朗退让了。可他也不是全盘地退让。他仍守着自己的底线,内外大事,尽决于公。即便不能通过公论决断,也要让公论来参与。 见元朗让了一步,太后也不好太驳他的面子。反正这事儿是肯定能成了,多一个督办又有何妨:“谢阁老可有人选举荐?” 元朗也不推脱,直言道:“修缮宫室一直是工部的职责。臣看,工部左侍郎孙钊就很合适。” “不可!”元朗话音刚落,唐挽就迫不及待地否定了他,“太后,孙钊入工部还没多长时间,也没有主导过修缮宫殿的工程。臣以为,还是应该找个资历更深的,才更稳妥。” 元朗嗤笑一声:“唐阁老可是因为孙钊是受了我的提拔,心怀芥蒂?” 唐挽眸光淡淡,沉声道:“谢阁老恐怕忘了,孙钊是我的门生。” 两人对视,锋芒乍现。 “好了,就依谢阁老的意思办吧。”太后似是累了,抬手扶了扶额头,道,“本宫还要照顾皇上,两位回去吧。”又对卢凌霄道,“你也回去吧。” 三人出了大殿,元朗看也没看唐挽,迈开长腿大步而去。唐挽和凌霄同行,缓缓往宫外走去。 “刚才你俩吵的可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凌霄见四下无人,低声笑道,“我都信了了。” 唐挽挑唇:“你必须信。我和元朗吵得越凶,太后对内阁就越放心。哎,太后面前你可要把戏演好了。” “你放心,”凌霄说道,“对了,今天太后还提点我,说希望你在内阁能更积极些。看来是对你的表现不太满意啊。” 六部之中,吏部掌人事大权,兵部掌军事大权,户部掌财政大权,这三个是最要紧的衙门。六部之外还有个督察院,掌监察大权。如今唐挽执掌兵部,而吏部和督察院都在元朗手中。他自己用人自己监察,太后当然不放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