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页 (第1/2页)
郭怀仁垂眸,手拈青须乐了,道:“郡王殿下自然是惦念将军的。郡王殿下也说,皇帝修宫殿让宗室出银子,委实不占理。这口子要是开了,只怕日后遗患无穷。” “就是说啊!”朱贵一拍大腿,道,“今天让我出银子修宫殿,明天保不齐就让几位叔叔修长城去。我看太后是把咱们都当成养肥了的畜生了!” 这话说得实在太糙。郭怀仁是个颇通文墨的读书人,虽然仁义的道理没学多少,风雅却还是要有的。他皱眉笑了笑,道:“郡王爷还说了,要是如今坐在后宫里的是李皇后,怎么也不会出这种荒唐事。” 此话一出,朱贵也跟着叹了口气。李皇后出身世家,打从先帝还在潜邸时,就对宗室的亲戚们多加照顾。只可惜她跟着先帝一起去了,才让那小户出身的刘氏鸠占鹊巢。 “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镇国将军眉头深锁,“就说眼前这点事儿吧,太后的懿旨都已经压到头顶了,我总不可能再退回去。” “太后懿旨不可违抗,否则罪名可就大了!”郭怀仁道,“在下听说这次的工程,还有个督办?可已经到了?” “到了,现就在郡守府住着呢,”朱贵提起那人就来气,“先生你不知道,那就是个二愣子,软硬不吃的。” “哦?是什么人,可有后台?”郭怀仁问道。 朱贵想了想,道:“叫孙钊,是个硬茬子。当初扳倒徐阶就有他。我听说颇受谢仪的器重。” 提起谢仪,郭怀仁的脸上露出一丝别扭的神色。当初江南建区的时候,他们敏郡王府可没少和谢仪为难。如今对方已经成了内阁的掌权人,敏郡王府时时刻刻都在提心吊胆,担心他挟私报复。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郭怀仁眸光一转,问道:“将军和本地的郡守,关系如何?” 承郡是大庸唯一一个保留郡。它的人口、耕地比一般的府要小,却比县要大,不适应地方通用的府、县两级制度。再加上此地地势较高,不宜分划行政,又有皇帝行宫在内,身份特殊。故而延续了前朝的旧制,由朝廷直接管辖。 承郡的现任郡守上任不到一年,以前是个翰林。人老实,胆也小,除了文章写得好,什么都不行。他刚到任上,朱贵就把他叫到了将军府给了个下马威,没想到他居然吓得尿了裤子。以后朱贵说什么,他都是言听计从,绝无二话。 郭怀仁捏着那有限的几根胡须,笑道:“这就好办了。在下有一计,既可解眼前的烦忧,又可一劳永逸,让太后再也不敢找宗室的麻烦。” 朱贵眼睛都亮了:“先生快讲!” 郭怀仁却不着急,睨了他一眼,道:“只是施行此计,不仅要十足的果敢,更要有十足的谋略。不知将军可准备好了?” 朱贵一拍大腿:“果敢是我,谋略有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