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节 (第3/3页)
即便穿到了古代,跟系统喊着要咸鱼,但她是不可能咸鱼的,不光上辈子、这辈子,恐怕下辈子都不可能。 赚钱也如此。 她觉得她赚钱能力已经很强了,完全可以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老夫人、赵元勋和朱氏就安安稳稳地享受生活,保重自己的身体就好。 他们在她穿来之前把日子过成那样,就已证明了他们不是有雄心、有能力的人。所以她并不指望他们如何能干,能好好的不拖后腿就行了。 因此她根本就没想过要给朱氏出主意,让她劳心劳力地去赚钱。 可朱氏真想做生意,她也是不反对的。 有些人,不是多贪财、贪权,而是纯粹希望通过这些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达到一种心理满意的成就感。有能力的人,谁不愿意作为一个成功者站在巅峰被人仰望呢? 所以如果朱氏忽然被激发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愿望,赵如熙自然愿意鼎力相助。 “真的吗?那好,你给我出个主意。”朱氏半是调侃半含期待地道,说着还拉着赵如熙坐下了。 她原先陷于绥平伯府的琐碎里,每日挪东墙补西墙地维持一大家子吃喝用度,已是心力交瘁。她没有心力、也不敢去做什么生意,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一家子喝西北风。 可现在分家了,家里开支小、进项大,她也知道女儿手里有一大笔钱,女儿也多次表示家里要用钱,只管找她要。有女儿兜底,再加上有了开米粉铺子和炒货生意的成功例子在前面,她的胆子也大了。 现在家里实在没什么事需要她cao心的,她就想试试自己能不能赚更多的钱。 “您先说,您是想做哪一方面。”赵如熙搜索着自己脑子里的赚钱门道,问朱氏道。 她并不是比别人更聪明、更厉害。她只是来自商业特别发达的现代,见识过太多的商业手段。她站在了巨大的肩膀上。这是所有穿越人的优势。 “我没长公主和崔夫人她们这样的能力。”朱氏头脑很清醒,“就是像米粉铺、炒货生意这种,做点小买卖就行了。” 小买卖做得好了,也是很赚钱的。最重要的是做的是底层小老百姓的生意,不会跟世家、大势力有冲突,不会惹麻烦。 像印坊、办报纸这种跟世家抢生意、与皇权牵扯深的,朱氏表示做不来,也不敢沾手。 “那要不就做罐头吧。”赵如熙道。 朱氏不做,她都想做这个生意呢。 只是跟她其他几项大生意比,这种小生意利润空间薄,要cao心的地方不少,她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做。即便不用自己亲自上阵,挑人去管理,在前期也需要出主意和解决很多问题的。 她嫌麻烦,也看不上,因此只是把这种生意扔给小桃庄的庄仆们改善生活,并没有把它做大做强的意思。 既然朱氏想做,那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我正叫小桃庄的人试着做,还没生产呢。我先让他们试一试,如果真的可以,你再派人去学学,学会了就去南边把作坊开起来。反正那边有人有铺子,做了直接就摆在炒货铺子卖,可以节省额外开支。”她道。 朱氏一听就犹豫了:“你在做了啊?那你自己做吧,我就不参与了。” 赵如熙摆摆手:“您看我忙,哪有那个精力?只是小桃庄的黄桃很快成熟了,口感一般,就这样卖出去利润太少。我就照着加工米粉的思路,想把桃子加工一下再出售,便想了个方子。前两天他们照着方子做了两个罐头出来,送来给我尝了一下,不是很好吃,我叫他们改进去了。等做好就送到府上来给您和祖母、爹爹尝尝。” 第495章 销量大增 圣耀皇后生产出了玻璃,玻璃瓶子不成问题。做罐头最重要的就是糖的成本控制问题。 这时代没有糖精,没办法把罐头的成本降到最低。但赵如熙发现,京城和江南富裕、舍得吃的人还是挺多的。 大家都知道糖金贵,把罐头卖得贵一些,只要口感好,大家仍然会买。不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而是做成一种奢侈的风尚,也是可行的。全看怎么cao作。 “您让我想想,再想些别的赚钱法子。到时候您再挑挑,看做哪样好。”赵如熙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