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节 (第2/2页)
方向,“怎的院中今日多了位嬷嬷?” 赵芯儿同路上遇着赵嬷嬷的事儿,气呼呼的跟袁子琰说了。 袁子琰见小姑娘气着了,眸色也微微发沉,“明日,我叫李威过来,同你一起出去,给那齐大忠个教训。” 齐大忠,是齐嬷嬷娘家子侄的名字。 赵芯儿捏了捏拳头:‘好,顺便将齐嬷嬷的银钱要回来。” 袁子琰“嗯”了一声,揉了揉小姑娘的发顶。 赵芯儿同夫君说了一番后,心里边儿也没那么气了,她扯住袁子琰的衣袖,轻声问:“夫君,你近日怎么样了,那些倭寇的下落可找到了?” 这几天,他一直早出晚归,人瞧着都消瘦了些。 赵芯儿知道他行军打仗辛苦,但亲眼瞧着,难免跟着揪心。 说完后,见他眉头紧皱,便抿了抿唇,踮起脚尖,抬起胳膊,轻轻抚平了他眉间的褶皱。 袁子琰捉住她的小手,“没事,不用担忧。” 到江苏几日后,袁子琰发现那些倭寇,比想象中的更难对付。 他们行踪飘忽不定,这两日,袁子琰率领众将士,找遍了临近的各个小岛以及落脚处,都没有半分倭寇的痕迹。 袁子琰猜测,那些倭寇的落脚点并不在海上,而是在陆上。 可这般多的人,若是哪处突然多了出来,定会叫人发觉。 赵芯儿见他拧着眉,并不像是他所说无事的模样儿,便忍不住道:“夫君,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袁子琰温声道:“别担心,没什么,只不过是那群海盗行踪难寻,有些费时罢了。” 赵芯儿道:“你同我说说,左右我在府中也闷得慌,兴许能帮得上你呢。” 小姑娘央着他,袁子琰不忍拒绝,便同她说了。 赵芯儿托着下巴,“既然海上找不到,那兴许是在陆上呢。” 袁子琰点头,倒是真的跟她讨论了起来:“我也是这般想的,如果在陆地上,他们定是在沿海一带,不会太远。可若是哪地方突然多了这许多人,或是有他们的根据地,定会传出来风声的。近日我打听了一二,并未听说哪处有异常的。” 赵芯儿思索片刻,偏头道:“若是他们,本身就是住在那处的村民呢?从小住在那处,出远门做活几日,突然回来了,自然是不会引起注意的。” 袁子琰听了赵芯儿的话,微微一怔,随即,黑眸中便渐渐有了几分亮光。 小姑娘这般一说,倒是提醒他了。 那些倭寇,很有可能便是沿海一带的村民,若是伪装的好,再加上从小便生活在那里,怎么可能会有人发现? 袁子琰两只手放在小姑娘的腰上,丝毫不用力的将她往上一提。 赵芯儿整个人突然悬空到跟他差不多高,顿时间骇了一跳,下意识抓住了他的肩膀,“你干什——” 话没说完,袁子琰便举着她,重重的亲了下她的小脸,含笑的看着她。 赵芯儿红了脸,捂着脸锤了下他的胸口。 “你放我下来!” 袁子琰低笑一声,将人放下。 随即拿过一旁的外衣,一边穿衣一边往外走:“我先去一趟衙门,晚上不必等我,你先睡。” 赵芯儿微微蹙眉:“夜里不回来了吗?” 便是身子骨好,也撑不住这般折腾呀! 袁子琰道:“回,大概会晚些,你不必等我。” “那你记得早点回来。”赵芯儿眼巴巴的看着他,“你最近都瘦了,要多休息。” 说完,又喊包子,“包子,去准备些夜宵,给你家将军带上。” 袁子琰着急走,摆了摆手:“不必,衙门有吃的。”临走前,捏了捏她的小脸,“放心,我身子好,有分寸的。” 包子拿着夜宵回来之时,袁子琰已经离开。 “夫人,东西怎么办?”包子问。 赵芯儿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你吃了吧。” 包子面上一喜,“是,夫人。” 她觉着,缺德的将军,终于算是做了一次好事儿。 第二日,赵芯儿起来,身旁便是空的。 她将包子喊来:“包子,昨夜将军可回来了?” 包子道:“回来了,天快亮时回来的,睡了约莫一个时辰,便走了。” 赵芯儿扯了扯被子,“你去厨房要一碗鸡汤,待会儿送衙门去。” “是。” 包子离开后,赵芯儿洗漱好出门,便瞧见齐嬷嬷在外头候着呢,“小姐,可要传膳?” 赵芯儿彼时穿的是男装,她柳眉轻蹙,对齐嬷嬷道:“嬷嬷,在外时,记得喊我少爷。” 齐嬷嬷笑着点头。 等包子回来,用过膳后,李威便领了几个小兵过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