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2/3页)
去孩子的悲伤和日军飞机无休止的轰炸中过去了。 长沙会战打响,当时在南昌会战中担任指挥官的薛岳调往长沙坐镇指挥,林君劢的部队与张自忠的第五战区兵力一起原地待命,但随时听命长沙方向调遣。 乔若初收到他的来信,一并还有他过去半年多的军饷。林君劢在信中告诉她,如果这钱用不完的话,就捐给政府用于抗日,亦或送到孤儿院赈济孤儿也是好的。 孤儿院。 乔若初看到这三个字,莫名想到已经圆寂的妙仪师太,不禁捧着信大哭起来。 上半年得知妙仪师太圆寂的消息后,考虑到林君劢正在火线上打仗,一旦知道了,势必影响他的冷静,于是她一再央求沈儒南,千万不能告诉林君劢,无论如何,都要瞒着他。 到后来,沈儒南和乔若初都不知道如何向林君劢开口此事,一拖再拖,至今他还知道妙仪师太圆寂的消息。 乔若初再三考虑,决定这次写一封长信告诉他。 信发出去之前,她又觉得此举欠妥,“算了,还是见了面对他讲吧。”,这样自言自语了一句,遂把信拿了回去。 中秋节,乔若初去看望沈儒南,又提起妙仪师太圆寂的事,她沉默了半晌说打算动身去枣宜陪伴林君劢,并亲自把消息带给他。 沈儒南先是不同意,说兵荒马乱的,她一个女子出远门总归是不安全的,后来见她心意执著,便派了十几名心腹,驱车走大路护送乔若初前往枣宜。 她走后,沈儒南立刻给儿子发电报,叫他务必派人接应。 出来重庆,进入乡下,便不见日军的炸弹袭击,躲避空袭逃过来的人不少,从日占区逃到此地的人亦不少,沿途随处可以听到各地的口音。 出了四川,林君劢的人就迎头来接她,一路上非常顺利。 二日后,乔若初到达宜昌的国军驻地。 通报进去不到十分钟,就见林君劢飞一样跑了出来,跑到离乔若初不远处,腿脚猝然停住,看着她,大抵是“近乡情更怯”的情愫在作怪,他心慌的有点不敢再朝她奔过去。 乔若初看着丈夫在离自己不到五米的地方停下,呆呆的望着她,英俊的脸像少年一样,紧张而害羞,完全没有战场上铮铮的气势,她愣神了一秒,莞尔巧笑,盈盈走向他。 林君劢张开手臂抱住她。 “收到电报知道你来,我是又期盼又担心,你再不到,我就要疯了。”当着下属的面,他说,毫不掩饰对妻子的感情。 第二百三十二章 江山和美人没法取舍 “真会骗人。我要是不自个跑过来,你都不知道派人接我过来。”说完,乔若初本想揪他的耳朵,想到旁边有人,只好故作生气地推开他。 林君劢呵呵憨笑,一个平地拔柳式将她扛在肩膀上朝军营走去。 路上遇到下属,人家纷纷敛目脸红,他们的军长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像头雄狮一样,乍然见到自己的婆娘就成了愣脑的毛头小伙儿,真叫人跌眼镜啊。 一进屋关上门,林君劢就放她坐到简易木制长凳上,温柔又急切地问:“伤好了吗?哪只耳朵被震的穿孔?” “你都知道了。” “嗯。我的人办事不力,没保护好你。等着,下次他们撞到我跟前,嘣了他们给夫人出气。” 乔若初被许真希揣伤的事,他知道后狂怒,要不是当时南昌战事紧,他非去重庆把那几名保护不力的废物剁了不可。 “不怪他们。是我当时太大意了。” 林君劢大手罩在她的后背上拖着,不太正经说:“若初,你不知道,我为这事自责了很长时间,晚上好好让我看看伤到哪儿了。” “君劢。”乔若初的脸红了一下,并没有心思细细品味他的话,反倒肃起眼神,沉重地说:“母亲四月底病逝了。” 沉默一阵。 林君劢额上皱起浅淡的“川”字纹,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封泛黄的书信,语气哀伤道,“半年多前,她托人送来的,信上说她身体康健,让我不要挂念,……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几年没消息,她突然写信到我部队,……唉……” 乔若初看着信封上妙仪师太有些飘忽的笔迹,估计她当初写信给儿子的时候,怕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君劢,你节哀。我和父亲,当时考虑到你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