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56节 (第2/4页)
:“走的时候忘了带,今晚先放过你,睡吧,我明天去买,正好她们俩都走了。” 余思雅听得面红耳赤,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说什么呢,不害臊,你不要去买。不然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公社就这么大,丁点屁事就传得老远,她余厂长还要不要面子啊。 沈跃轻笑了一声,抱住她,轻轻在她头上落下一个浅浅的吻:“好,听你的。” —— 第二天上午,余思雅和沈跃亲自将两个小姑娘送到车上,并委托潘永康帮忙将她们带去找到沈建东。 沈建东虽然比两个女孩子小两岁,可他已经在省城混了大半年,还有好几个小弟。论心智成熟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怕是要超过两个一直在象牙塔中的小姑娘。 等两个小姑娘爬上了车后,沈跃也跳了上去,对余思雅说:“我去县里一趟,请罗援朝吃顿饭,感谢他的帮忙。” 去年,还有这次的事都多亏了罗援朝。要不是他提前将田中志抓了起来,余家人肯定不会报案的,而且不会追究这个事,等他们回来,搞不好香香都被送去田家了。这个事确实应该好好感谢罗援朝。 余思雅非常赞同这个事:“好,你去吧,带了钱和票吗?没带我这里有。” 沈跃摇头,笑着说:“不用,我这里有。耽误这么多天,你有不少工作要处理吧,你在厂子里忙,下午我来接你回家。” “行吧,天气热,你们路上小心点。”余思雅叮嘱了一句,等车子开走后才回了厂子里。 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她就是交代马冬云:“你去把咱们的产品,一样准备三份,打包好,一会儿寄过去,这是地址,还有这份信随着包裹一块儿寄出去,寄件人就写清河鸭养殖场。” 马冬云接过一看,是个陌生的地址:“宜市?余厂长,宜市那边咱们也有了顾客吗?” 余思雅笑睨了她一眼:“想什么呢?谁家就买三份啊?这么远,寄这么点东西,还不够邮费呢。” “那……这是?”马冬云很好奇。 余思雅想着她要去上学,万一电话打到厂子里,马冬云不知情也是麻烦,便跟她交代道:“这是宜市铁路局的一个乘务长,答应向领导推荐咱们清河鸭,寄点样品去让他们尝尝。毕竟咱们还是要用产品说话嘛。” 余思雅也不知道仅凭火车上的一次谈话,这个事能不能成,也许乘务长已经将这件事给忘了。但她习惯做事使十分的力,尽了全力,即便不成,自己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了。 离得远,她现在也没时间亲自去说服宜市铁路局,就先寄东西过去吧。这三份产品,她在信里指定了其中一份是答谢乘务长的,另外两份是样品,请她给领导们尝尝,帮他们美言几句。 只要乘务长将这件事向上面反映,那他们就有一个机会了。即便不成,也混了个面熟,她下次去找对方亲自谈这个事的时候,对方好歹有个印象,总归不是坏事。 马冬云听说余思雅准备开拓新市场,特别兴奋:“好,余厂长你放心,我这就去办,今天就将东西寄出去。” “什么东西这么着急?”小李笑呵呵地进来问道。 余思雅淡淡地解释道:“我让冬云帮我给宜市铁路局那边寄点样品,看看以后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小李听了也格外兴奋,同时又忍不住担忧:“余厂长,这……要是又来一个铁路局,咱们的货跟得上吗?最近省城铁路局那边要货比较多,咱们每个月生产的货有一半都供应他们了,这还是增加了人手,提高了产能。” 余思雅笑着说:“所以你要尽快跟冯主席商量好,进一步扩大规模啊。我看不少公社开始收玉米了,今年的产量不错,咱们也不愁粮食的问题了,让大家敞开了养。” 提起粮食,小李想到了另外一桩事:“余厂长,这饲料厂还要不要建啊?粮食马上就要丰收了,这现在要不建厂,没收粮食,以后又得批条子了。” 余思雅淡淡地说:“慌什么?再等等,县里面要是没出通知,就不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