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_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65节 (第3/4页)

,就能奠定先发优势。

    虽然开饲料厂的初衷余思雅更多是希望能解决清河鸭的养殖问题,但如今现成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不抓住才是傻瓜。而且国人对猪rou的需求更大,只是现在农村养猪大部分都是散养,喂的都是吃剩下的汤汤水水和米糠、麦麸以及红薯、菜叶子、猪草等等。

    这种粗放的养殖方式,补充的大部分都是青草,只要少量的谷物,更别提蛋白质和各种必须的微量元素了。所以这时候的猪长得非常慢,一头猪开了年就开始养,到年底宰杀大部分也就一百多斤重。

    如此的效率,也就难怪很多人吃不上猪rou了,但等猪饲料和猪生长剂的推广,猪rou的生长速度加快,产量就会随之提高。这是一片更广阔的空白市场,后世有家四川的公司就靠这个曾经一度问鼎首富宝座。

    所以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不行也得想办法行。

    余思雅连忙表态:“易主任,我们目前研发出的饲料配方主要是针对鸭子的的。不过触类旁通嘛,都是家禽家畜,这两者差距应该不是很大。这样吧,我让饲料厂开辟一块地出来,用饲料喂养十头猪试试,看看饲料喂养能不能节省出栏时间,提高猪rou的生长速度。另外再让我们饲料厂的专家贺教授试试能不能研究出专门用于喂养生猪的饲料,提高猪rou产量。”

    “贺教授?搞饲料的,是叫贺中华的教授吗?”易主任想了好一会儿问道。

    余思雅极为诧异,惊喜地说:“易主任你也认识贺教授?”

    农林牧渔不分家,都属于大农业的范畴,养殖业畜牧业也归农业厅管。

    易主任自然知道这么一号技术专家,有些唏嘘:“他是咱们省第一个搞什么动物营养学的吧,当时从国外回来的技术人才。后来……听说他被平反了,我还以为他去了省大呢,没想到来了你们这里,你们这可真有不少人才啊。”

    “运气好,恰好贺教授听说我们红云公社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所以就答应过来了。”余思雅笑着说道。

    易主任心动的说:“那我待会儿得去拜访拜访他。”

    余思雅笑道:“这是自然,他现在应该在实验室里忙活,待会儿咱们过去应该就能看到他。”

    她说着给马冬云使了使眼色,让她去通知贺教授,让贺教授在工厂等着,不要回家了。免得待会儿易主任要亲自去他家拜访,惊扰了他妻子。

    接下来大家在厂子里转了一圈,虽然清河鸭养殖场和加工厂搞得有模有样的,但加工厂的机器还是粗糙了点,很多都需要人工手动cao作,勉强算半自动吧,效率并不算很高,厂子规模也不算大,惊艳不了这些省城来的领导。

    大家转了一圈之后就出去了,直奔饲料厂。

    饲料厂的机器是省机械厂定做的,也是半自动化的,跟后世的工厂比起来,简直像小作坊,搅拌、膨胀、成粒等都是分开的小机器,效率不算高。

    不过饲料是新鲜玩意儿,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纷纷抓了一把从机器里新鲜制造出来饲料在放到鼻端嗅了嗅。

    “这个味道有点腥,是加了其他的东西吗?”易主任嗅了嗅问道。

    施立平有些局促地回答道:“这里面加了少量的鱼米分,贺教授说,鱼米分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喂养之后,牲畜会长得更快。”

    其他人也不懂这个,点点头,易主任又问:“你们饲料厂目前的产量是多少?”

    施立平看了一眼余思雅,有点紧张地解释道:“目前还不知道饲料的效果,所以一开始不敢产太多,现在每天的产量维持在一千斤左右,后续等鸭子成长以后会逐步增加产量。”

    这个量太少了,不过想到余思雅先前做的对比试验,饲料厂刚开始生产比较保守也说得通了。因为现在还没看到效果,没有对外公开销售,生产多了卖不出去,就得清河鸭养殖场自己担着,还不如一开始将步子迈得小一些。

    “那挺好的,贺教授的实验室在哪里?我们想去拜访拜访他。”易主任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施立平指了指门外的走廊:“那,贺教授,省里考察小组的领导要见你。”

    贺教授愣了一下,他先前已经接到了通知,这会儿听到施立平叫他就转身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