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_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83节 (第3/4页)

  就这么一犹豫的功夫,冯主席已经抱了一个比足球略大一些的包裹过来,塞到了沈跃手里。

    岑子明都被他们搞糊涂了,看看冯主席又看看沈跃:“这……你们余总跟这位沈……营长是亲戚吗?”

    冯主席一拍脑门:“哎呀,岑记者,你看我这记性,我都忘了说吧,沈跃同志是我们余总的爱人。”

    什么?这位余总不但只有21岁,还是个女同志?

    岑子明的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他发现自己对清河鸭集团的了解还是少了点,正想问清楚,冯主席已经跟沈跃商量好,各自上了车,准备出发了。

    岑子明没办法,跑到了货车上,拉着冯主席说:“咱们坐车斗去,冯主席,咱们好好聊聊。”

    这沿途的新闻算什么,最大的新闻不就在这位冯主席身上吗?对清河鸭生出浓厚兴趣的岑子明只想拉着冯主席促膝长谈,将清河鸭了解个透透彻彻,无奈副驾驶座只能坐一人,只好委屈冯主席了。

    冯主席虽然觉得岑记者这要求奇怪了一点,但对方是客人,他还希望对方能好好报道他们清河鸭呢,自然没不答应的道理。

    冯主席跟着爬上了车斗,刚坐稳,岑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掏出了采访本:“冯主席,跟我讲讲你们清河鸭的事吧。“

    风里传来了冯主席骄傲的声音:“咱们清河鸭能讲的太多了,简直就像戏本子写的……”

    这一路,冯主席从清河鸭的建立到壮大,每一步的发展,还有修路通电为高考学子公布信息,上了多少次省报电视台电台,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岑子明手里的笔就没停过,这个清河鸭果然像个宝藏一样,真是有挖不完的故事,能报道的点太多了,完全可以树立一个典型嘛!尤其是现在中央宣布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带领全公社老百姓致富还不忘回馈乡里,仗义助军的乡村企业,简直是经济模范、道德典范。

    直到车子开到军区门口停下来,岑子明才意犹未尽地收了笔,跟着跳下车。

    收到了消息的邵主任跟在后勤部长的后面,一起出来迎接他们。

    他们一下车,后勤部长就带领所有人行了个整齐肃穆的军礼,然后热切地跟冯主席握了握手,激动地说:“清河鸭的同志们,谢谢你们,一路辛苦了!”

    冯主席跟着回了个军礼:“回首长,不辛苦,军民鱼水情,这是咱们应该做的。”

    岑子明拿着照相机拍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

    余思雅说得没错,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清河鸭羽绒服的销量由最高峰时期的三千一百件慢慢回落,最后变成差不多一天销售一千多件后逐步稳定了下来。

    经过最初的手忙脚乱后,羽绒服门店终于步上了正轨,每天三四万的销售额也成为了集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切稳定下来后,余思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业上,因为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她这个学生会会长,全校风云人物,如果考得太差那可说不过去。

    为了考个好成绩,除了周末去门市部查查工作的情况,余思雅整天都将时间消耗在了图书馆里复习功课。

    这一忙就忙到了12月30号,这天上午没课,余思雅早早去了图书馆复习查资料。

    刚坐下没一会儿,就有人在背后轻轻戳了戳她的肩。

    余思雅回头看到许秘书站在背后吓了一跳。许秘书出现就没小事,她赶紧收拾好书包,跟着他出去,然后紧张地问道:“许秘书,是高市长找我吗?”

    许秘书含笑点头:“对,余总跟我走一趟吧,高市长在办公室里等你。”

    最近风平浪静的,余思雅挺好奇高市长为什么会找她,笑着应道:“好,我已经收拾好了,现在就可以走了。”

    两人一起去了市政府。

    余思雅进去的时候发现高市长站在窗前,背对着她,挺拔的身影似乎有些颓丧,指间还夹着一支香烟,看起来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