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_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96节 (第2/4页)

看咱们辰山县这两年就是靠养殖业发展起来的,现在咱们全县基本通了公路,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这证明养殖业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黎市长摆手:“慢点,让我好好想想。”

    余思雅跟梅书记笑了一下,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留时间给黎市长消化这个事。

    黎市长这会儿心里很不平静,因为他一开始以为余思雅是把主意打到了他们的国营养猪场上,毕竟这也算市里比较大的单位了,生猪量长期保持在几百上千头。

    可谁料到余思雅心这么大,竟然把目标对准了全市的农民。他低头看着余思雅列出的数据,如果按照余思雅的设想,农民每养一头猪能赚二十元左右,用饲料,一年能出两栏,一次养两头,一年就四头,那每家都增加纯收入七八十元。这对当地的农民来说是一项不错的收入了,如果能吃苦,加大养猪的数量,这个效益更可观。

    但目前这一切只是纸上数据,实际效果怎么样还不好说。

    见黎市长一会儿拧紧眉头,一会儿松开,余思雅就知道他肯定是在纠结了。

    于是笑道:“黎市长,咱们可以先成立一个小的养猪合作社做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等经验和技术成熟后,再向周边推广,继而推广到全市。这样一来,风险要低得多,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调整。”

    同时他们清河鸭也需要积累资本和技术,循序渐进地在丰宁市建厂。这是对双方都比较稳妥的一个方案。

    黎市长想了想说:“你这小同志方方面面都想得很周全了,我似乎不答应也不行了。”

    余思雅连忙笑道:“是黎市长心系咱们丰宁市的百姓。”

    如果是全市推广,黎市长还得在市里开会,研讨,不过如果只是拿出一个公社做试点,这件事他现在就能拍板作主。

    “可以,小余同志,就按你说的办,先在丰宁市周边地区选择一个公社作为试点,你们派技术员过来指导咱们,行吗?”

    不行也要行!余思雅当即答应:“没问题,黎市长,你什么时候要人,我回头就给你安排!”

    第124章

    黎市长很忙,谈完正事,梅书记和余思雅不欲多呆,刚提出告辞,武秘书突然匆匆进来,附在黎市长耳朵边说了什么,黎市长的脸色rou眼可见地变得难看起来。

    梅书记跟余思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不解和疑惑,刚刚还好好的,这黎市长怎么突然变脸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黎市长脸色大变?

    不等两人想清楚,武秘书已经说完了,站直腰立在黎市长身后,黎市长拧着眉揉了揉额头说:“你们要走了是吧,那我就不留你们了,成立养猪合作社的事等筹备工作完成之后再说。”

    梅书记犹豫了一下问道:“黎市长,是出什么事了吗?”

    黎市长苦笑了一下,也没瞒他们:“传来消息,昨天咱们跟越南正式开战了。”

    哐当一声,余思雅手边的杯子被打翻了,褐色的茶水从漆木桌子上流淌到地面。

    梅书记闻声立即回头,出言安慰道:“小余同志,你别慌,这什么情况咱们还不知道呢,也许沈同志没去前线!”

    黎市长看到两人这反应,愣了愣,不解地看向梅书记:“怎么?小余同志有亲戚朋友在南边?”

    梅书记悠悠地叹了口气,不忍地看着余思雅说:“是小余同志的丈夫,已经参军好些年了,结婚起就聚少离多,小余同志挺不容易的。”

    黎市长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安慰余思雅。战场上刀枪无眼,残酷得很,能不能回来,谁说得定呢!旁人的安慰有时候很苍白无力。

    余思雅这会儿总算想起自己忘了什么了,她忘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这阵子发生的。具体的日期她记不清,但大致的时间还是很清楚的,就是79年的二三月,没想到原来就是昨天,2月17号正式开战。

    对这场战争,她早有了心理准备,虽然有些难受,但最初的失态过后,余思雅打起了精神说:“没事,让黎市长和梅书记挂心了。”

    这话也太没说服力了,她的脸色不那么苍白,笑容不那么勉强也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