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族无名 第376节 (第3/4页)
荆州军迅速回援,护着弩兵向城中后撤,明军骑兵正要追赶,城头上突然响声大作,弩砲齐发,顷刻间,箭雨砲石如同雨点儿般朝着明军骑兵落下来,损失惨重。 就在此时,樊城之中又是一声砲响,紧跟着一支人马杀出,凶狠的冲向这些被弩砲杀的溃不成军的骑兵。 骑兵显然有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荆州军却是越战越勇,紧追不舍,似乎要将这支骑兵彻底吞下一般。 就在此时,明军阵中一声号响,又一支骑兵杀出来,无论是指挥战争的诸葛亮还是观战的周瑜、曹昂都变了脸色。 如果两支骑兵单独拉出来看,或许看不出什么不同,但现在战场上,单是给人的感觉就大有不同,之前那支骑兵虽然也不错,但少了几分煞气,而现在这支骑兵人马虽然不多,但冲锋起来却是给人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觉,似乎樊城都要被这支骑兵给碾碎一般,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说来复杂,实际上也只是片刻时间,但就在这片刻时间,这支新出现的骑兵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冲锋,如同一头野蛮的巨兽一般冲入来不及撤走的荆州军中,只是一个冲击,便将荆州军冲的溃不成军,直接被这支骑兵贯穿。 城头上,诸葛亮示意将士们暂缓发砲,想要等这支骑兵追击溃兵的时候,故伎重演,将其重创,但对方却并未追击,冲溃荆州军侯,迅速撤离战场,诸葛亮虽然察觉不对连忙下令放箭,但对方已经冲倒了战场边缘,除了几个倒霉鬼被砲石射杀之外,几乎是全身而退…… 第四百五十四章 转攻 樊城出战,双方出战的兵马都不算多,陈默在试探樊城的城防,而诸葛亮也想借此机会将对樊城这边威胁最大的骑兵一股脑端掉。 骑兵虽然不能攻城,但樊城想要守住,江东军这边的力量是必须借助的,而骑兵的存在对江东军的威胁极大,所以诸葛亮想要借此机会将骑兵重创,所以不惜出兵相诱,但陈默也是精于算计之人,诸葛亮不惜以将士相诱,城头弩砲引而不发,他自然看得出来,是以派了一支普通骑兵试探,果然将对方弩砲的真实威力给诱发,而后引诱对方追击时,马超以一千骑兵出阵,不但击溃诸葛亮的连弩兵,更抢来了几架连弩,这场试探双方都未尽全力,但也大概能够看出对方的一些优劣。 那连弩虽然好用,但更换弩箭太过费时,只要找准机会,骑兵对弩兵的克制相当明显,但以陈默这段时日对诸葛亮的观察,经此一战之后,诸葛亮恐怕会对弩兵进行改进,下次交手是什么情况,陈默有几个猜想,但具体如何,还得等到真正交手的时候才能知道。 明军大营里,陈默双手抱着这弩弓,比寻常弩弓更笨重一些,普通人恐怕抱着都有些吃力,这种弩弓最好还是得两人cao作。 研究片刻后,陈默从弩弓中打开一个机括,弹出来的弩匣让陈默有些惊讶,这弩箭还能这般添装? “此物构思之巧妙,实在叫人匪夷所思,那诸葛亮当真是奇人也。”陈默仔细研究了一阵之后,将那弩匣交给一旁的荀攸笑道。 “今日臣观望襄樊,发现这樊城虽然坚固,但相比襄阳还是少了些许底蕴,但若想攻破极难,除了江东近在咫尺的支援之外,最要紧的,便是这连接襄樊的浮桥,臣此前看过,这浮桥看似简单,但实则连通两城,我军无论攻襄阳还是进攻樊城,都是在与两城之兵作战,若能将襄阳之兵牵制还好,但襄阳城外有大量防御营砦,都是易守难攻,更有大批陷阱,想要攻到襄阳城下极难,但若能破此浮桥,则樊城虽有江东支援,但这些江东兵马终究不在城中,加上江左地势相对开阔,更易攻克。”荀攸一边把玩着那弩弓,一边说道。 “不过是一座浮桥,末将这便带人烧了他!”一旁的典韦闻言不屑道,一座浮桥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总觉得这浮桥不会这般简单。”陈默思索道,诸葛亮以江心铜柱铁索拦江,如今看来就是为了保护这浮桥不被轻易毁坏,如今上游的船只被铁索阻拦,难以下来,要毁浮桥,只能让人强冲浮桥,但浮桥若走陆路,都在两面城墙的射程之内,这得拿命去拼呐。 “王上,有何玄机,一试便知。”徐晃笑道:“末将愿意前去一试。” 陈默点点头道:“当小心城头弩砲。” “喏!” 当夜,陈默亲自来到樊城外观战,漆黑的夜色下,显然成了最好的保护色,但陈默却在城头处发现几面铜镜,那几面铜镜将火把的光线照在城下,在城下形成一片片光团,而且那铜镜似乎有人cao纵,方位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时移动方位。 “你说这诸葛孔明究竟是墨家还是儒家?”陈默有些无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