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文豪,还钱_第41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1页 (第1/2页)

    秦承章与秦承嗣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双方均囤积重兵对峙。

    秦承章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并没有回撤这些囤积在战略要地的兵马。或许是他不想让皂衣军和秦承嗣捡便宜。或许是即使他已经决意死守金陵,但万一金陵城破,他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秦承章在外的十万兵马,从秦岭的大散关到淮河一带,依然是抵御秦承嗣的一道防线。

    当然,这也是因为沈游根本没去攻打这些战略要地。

    一则是因为她要不断的积蓄实力,平定后方,二则是她要留着这些地方,等到秦承嗣率军攻打的时候,多线行动,彻底克下这一道防线并对对方造成有效伤害。

    如今的局势说是三足鼎立,其实是两面夹击。南北双方夹着中间的金陵以及中部那条漫长的边界线。

    但偏偏三方都心怀鬼胎。秦承嗣极有可能作壁上观,冷眼旁观皂衣军和秦承章的斗争。但他最想当的是鹬蚌相争,最终得利的那个渔翁。

    所以他势必会乘着两方打起来的时候,火中取栗。

    巧了,沈游和周恪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一旦沈游尽全力打下了秦承章,秦承嗣对于淮河—大散关这条分界线只会更加看重。他不仅会攻打秦承章手上残余的战略要地,还会将自己手上的险地咽喉防守得越发严密,试图攻破就要耗费更多的精力。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打金陵的时候,直奔淮河,配合走海路运送,在南通登陆的陆军,奇袭秦承嗣构筑在淮河一侧的泗北、蚌北、淮阳三县。

    与此同时,还得派兵攻打秦岭边界线上的各大关隘。

    说白了,这是一场波及全境各个地区的多线作战,甚至可以说是三方势力的混战。

    他们真正的对手其实是秦承章和秦承嗣,真正的作战目标是夺下金陵以及淮河—大散关这条南北分界线上的各大关隘咽喉、战略要地。

    这是一场多线并行、规模庞大、直接间接参战人数以百万计的庞大战役。

    一旦此战能够获胜,就彻底打开了北上的道路。

    到了那时候,秦承嗣除了黄河天险之外,再无险可守。

    届时,门腹大开之下,整个关中、齐鲁之地以及豫州等地,极有可能被皂衣军长驱直入,彻底攻破。

    丢掉了这些精华膏腴之地,秦承嗣便是有黄河天险可守都会很麻烦。因为他收上来的赋税会大减,只会陷入没钱养兵的恶性循环中。

    这个道理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一旦失去了这些战略要地,无险可守,又没有秦承章挡着,皂衣军的门户一样大开。

    皂衣军虽然并不畏惧,但有天险可守,总比没险可守强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