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墨桑 第339节  (第2/3页)
    潘相扫了一遍,嗯了一声,和伍相一前一后,从屋里出来,径直往宣祐门请见。    庆宁殿内,顾瑾看过两份折子,放到案上,吩咐清风,“把那只匣子拿过来。”    清风应声,搬过匣子,放到顾瑾身边,顾瑾从案头挑了把钥匙,打开匣子,取了份厚厚的密折出来,递给伍相,“你们看看。”    密折里还夹了一份折子,伍相看完一份,递给潘相。    折子是一个月前,润州郭府尹递过来的。    夹带的那一份,是润州举人杨欢,和另外两名举人,以及二三十名秀才联名,诉大齐大军中,有人强夺民财,声声痛诉,字字泣血。    另一份,是郭府尹的详细说明:    这件事儿从头到尾是怎么样的,杨家是怎么起家的,传说中杨家这些产业是怎么来的,润州的老人,都说杨家那位杨文杨将军,其实是孟家的赘婿。    以及,隔一天,他收到杨欢这份让他代呈的诉状前,已经有人到润州,找到原本杨家出银的义学义庄,说银钱照出,义学还要再办个女学,还找到他,说要再办间医馆义诊。    只是,义学义庄,名儿要改一改,改成东山书院,西山义庄。    以及,传说,杨家那位有钱的媳妇儿孟氏的父亲,自号东山先生。    末了,郭府尹谨慎的表示,他以为,杨家所谓的夺产,纯属家务。    两个人很快看完,伍相看向顾瑾。    “总计六十九处产业,光两间船厂,就是两百余万银,其余六十七处,会有多少?”顾瑾在折子上拍了拍。    “必定超千万,不过,这是十年来的总收益,这十年来,杨家的用度,义学义庄所耗,皆在其内,去掉用去的。”伍相轻轻啧了声,“还是有不少,四五百万,五六百万银,总是有的。”    “这还真是头一回,怪不得大当家写了折子。”潘相一脸干笑。    这些年,从大当家手里抢银子,还抢走了的,这还真是头一回!    “润州之事,大当家做这件事,是酬孟氏献城之功,也是她当初和孟氏的约定,损已之名,行的却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杨氏一而再再而三,确实过份了,这样的虎狼之家,坠入贱籍,理所应当。”顾瑾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潘相费费心吧,把这件事理顺补圆,一件小事而已。”    “是。”潘相忙欠身应是。    顾瑾看着李桑柔那份折子,片刻,看向伍相和潘相道:“世子给朕的信中,曾经说过一回,说大当家想修一条路,从建乐城直通杭城,全部用青石,路要极宽,中间隔开,一边南来,一边北往。”    伍相和潘相听的眼睛都瞪大了,这不是跟御街差不多了?这得多少银子?    “世子说他问她,到哪儿弄这么多银子,大当家说,她打算造很多海船,出海去抢。”顾瑾接着道。    “那这船厂?”伍相反应极快。    “大当家的真是……实诚。”潘相想着那个抢字,想说凶悍,话到嘴边,突然觉得不合适,硬生生改了。    “朕原本以为,她连海船都要抢呢,福建两广,到处都是海匪。”顾瑾慢吞吞道。    “大约,嫌海盗太穷,船太小。”伍相想了想,认真道。    “她是个极聪明的。”顾瑾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伍相和潘相对视了一眼,这话不好接,不能接。    见顾瑾不说话了,两人度量着顾瑾的意思,忙起身告退。    看着伍相和潘相出去了,顾瑾挑了张纸,又仔细挑了支笔,试了试,写下广顺两个字,举起来看看,放到一边,再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