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页 (第1/2页)
倘若陈拙袖手旁观,一旦逸王陈兵淮水,江南便毫无还手之力,而现在为正康帝义愤填膺的百姓,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另一套替天行道的话术洗脑,喜迎新帝。 无论是因为当初乐则柔掏空家底支援的粮草,还是因为陈拙慈悲不忍战火再起,漠北军定海神针一出,终于实打实压制住了局面。 乐则柔写满了五页信纸,对陈拙感激不尽,承诺日后漠北粮草不足皆由湖州供给。 朱翰谨站在陈拙身侧一起阅信,看完之后半开玩笑地问他:“你真就甘心只要漠北一隅?” 逸王吃亏就吃亏在于南有江宁,北有漠北,一旦动手就被两边夹击。而如果陈拙自北向南打,吞掉逸王虽然不易,但也未必不行,之后江南摧枯拉朽,再不济也能拼个半面江山。 朱翰谨点点信纸,“七姑想必也更愿意你占江北。” 陈拙大笑,“乐七姑好歹也是你表妹,你怎么还没我了解她。” 朱翰谨眉心皱紧。 陈拙没看他,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将信纸点成了灰烬,又一吹,泛白纸灰散得无影无踪。 他吁了一口气,“先不提我和逸王兵力相当,未必能取胜。只要我略占上风,你信不信,乐则柔立刻就会帮逸王对付我。” 他对满脸错愕的朱翰谨笑了笑,“她要的可不是一统天下,恨不得越乱越好,最好再出几方诸侯。” “不过现在也挺好,除了一个名儿,我也是漠北的土皇帝了。” 陈拙不会坐视逸王投鞭淮水,但也不可能班师回江宁受皇帝的气。 他据守漠北,逸王与正康帝淮水为界分割两边,三家分踞的局面初现雏形。 三家彼此制衡,大宁格局往后十年内难以轻易撼动。 江南江北宛如两虎相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两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却能给羊群和鹿一点喘息的机会。 对于乐则柔来说,这是最好的局面,与她五年前设想的结果完美重合。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安止的说法不对的,乐则柔的做法也不对,不该cao纵舆论,利用人的同情心。 我写这一章是因为最近几个月,我因为一些原因稍微去了解了一下追星文化(还特意注册了豆瓣,哈哈哈),发现很多时候哈,人在群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和干扰,受“人脉”误导。而且这个时代流量为王,很多人他为了流量刻意去误导和挑拨事端,这样非常不好,但也要求我们仔细甄别信息。 祝我们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由呀! 推荐阅读《乌合之众》。 PS: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