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_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149节 (第2/3页)

宋锦说,“但是吧,有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他们真的很冷漠。如果爱心座椅坐满了,又上来了几个需要坐的人,他们也是不会让坐的。”1

    就是很矛盾的一个民族。

    陆冬林在日本住了这么多年,觉得既好也不好。好的地方在于,环境好,到哪儿都干干净净,而且国民素质真的挺高,都尽量避免给别人带来麻烦。但相同的,大家各扫门前雪,人情味也不重。

    旅行社订的酒店很舒适,而且位置非常好。宋锦他们一行,三女一男,订了三个双人间。

    宋锦当即邀请陆冬林今天晚上和自己一起睡,她们还可以聊聊天,讲讲这七年来各自的故事。

    然后她这才知道,李磊竟然请了五天假,打算这五天就陪着她们,给她们当翻译。

    “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宋锦讶异的说,又有点感动。

    她一开始给陆冬林打电话的时候,拜托过李磊给他们在日本找个翻译,因为知道李磊要上班,所以让他找日语流利的留学生就可以。

    “没关系的,宋姨,我现在有年假了。”李磊笑着说。

    “就是。”陆冬林附和:“而且我们家磊磊对日本社会更熟一些,你不是还要去和一些公司谈合作嘛,那留学生哪行啊?”

    宋锦感动极了,心想到时候得给这孩子包个大红包,因此也没有再推辞:“行,那这几天你就索性和叶安华一起睡。”

    叶安华就是锦泠公司的采购主管。

    李磊点了点头。他家离东京市中心还是有点距离的,住酒店肯定更方便一些。

    一行人放下行李,稍微休息一下,便下去吃晚餐。

    李磊选了一家本地的寿司店,在包厢里,几个人终于可以放开声音说话了。

    “你是不知道,,我刚来日本那会儿是真吃不惯这里的东西,不是生的就是冷的。”陆冬林抱怨,“还好家里可以自己做饭。”

    宋锦说:“鹏城这几年日企渐渐的多了,也开了几家日料店。我一开始也吃不惯。但想着新东西嘛,总是得多尝试一下。没想到尝试了两次之后,反倒觉得还行。”

    她还带家里人去吃过,宋泠很喜欢,宋永丰和吴枝花却死活也接受不了吃生的,一听到她要去吃日料就像是看野人一样。

    宋锦聊起接下来的行程:“ 我们打算在东京停留三天,然后再去京都大概两天。本来想既然出来了一趟就多玩一下的,不过实在是没时间。”

    而且这几天里,估计他们也大多数时候都是去拜访品牌商。

    “行,我晚上回去用邮件和东京那两家品牌商联系一下,约定一下这两天的具体拜访时间。”李磊说道。

    宋锦当初在陆嘉仪的帮助之下圈定了几个国外的化妆品,然后找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有的公司,锦泠的人直接在国内用英文沟通过,但日本有一两家公司只接受日本国内的邮件和电话,她就找到了李磊。好在李磊非常乐意帮忙。

    “你选这个方向啊,我真觉得挺好。”陆冬林说,“日本国内这几年化妆品品牌做的都不错,广告打得非常多。你去银座看看,好多大广告都是他们买下来的。我觉得国内以后说不定也会渐渐的发展起来。”

    宋锦点头赞成:“我看中的就是这个机会。”

    陆冬林其实商业敏锐度是很高的,当时做帽子的商机就是她第一个发现,只是陆冬林心态更加的随遇而安,不喜欢过那种太过于拼搏的日子,所以当时帽子这个事她也没掺合。现在她也依然不后悔。

    李磊也说:“而且,你们来的这个时机还挺对。这一两年日本经济太差了,大崩溃。很多公司都没有撑下去,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会抗拒一个更大的市场。”

    日本经济大崩溃的消息,宋锦他们在国内也偶尔有听闻,但具体怎么样还真不知道。

    叶安华就好奇的问:“真有这么惨啊?之前不是听说这边的洗碗工都五六千块钱一个月吗?”

    “那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喽。”陆冬林有些唏嘘,“当时磊磊也去便利店打过工,一个月都有七八千块钱,人民币啊!”

    她也有些心有余悸:“前几年经济这么热的时候,我也考虑过要不要去再去买一块地建房子,或者是去买一套新的公寓。结果那时候房价涨得不行,手上钱不够,我又不想去贷款,等于给银行打工嘛。没想到倒是救了自己一命。”

    去年开始,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房价开始崩盘,金融也开始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