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25节  (第2/2页)
    谢雁也只说了五个字。    “我们相信你。”    一天的时间,安装世界上最复杂,最长,最困难的海底隧道工程关键性管道!    海风很冷,苏擎裹着外套,最近感冒了,他还是来看。    用他的话说,“看看宋修竹怎么哭着回来找我们求助的。”    方斯闻擦了一下眼镜,看向远处的灯,“他没哭过。”    “迟早的事,”    苏擎打了个呵欠。“谢雁呢?”    方斯闻:“她在等结果。”    苏擎说,“不在这儿吹冷风了,宋修竹哭了叫我。”    白色的灯光,洒在水面上。    巨大的机器,发出运作的响声。    一点点——    比时间还慢,比时间还精准,沉管落了下去。    星辰在头顶来了又去,漆黑的夜里,海上施工队紧张地进行着工作。    一天的时间,能完成吗?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但当他们看向宋修竹冷峻的脸时,他的沉默,冷静又给了他们力量。    “成功了!”    控制室内的数据显示,新技术安装完全可行!    “等一等。”    宋修竹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误差统计还在进行。    每个人的喜悦都跟着时间一点点消散,最后误差统计出来了——16厘米。    对于一个巨兽般的工程来说,16厘米,可能比巨兽的爪子还要小。    16厘米,已经成功合了。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标准。    奋斗了几年的工程,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    而胜利的创造者,却陷入了沉默中。    终于,宋修竹说话了。    “重来。”    重来?    把已经安装的巨大海底管道,重新吊起,重新安装,重新对准!    这比直接安装,还要复杂!    但是,宋修竹坚持这样做了。    又是两天两夜的工作,重新对准,重新对接。    太阳升起又落下,天空暗了又亮。    每个人的精神都紧绷着,第二次的安装,不能再有超过第一次的误差,如果失败,那么所有的工作又将白费。    漫长的夜,太漫长了。    然而这样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工作,在以往的安装工作里,经常出现。    日光破晓,一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    温暖的光,洒在人们的身上。    风从远处来,带来了新的一天的讯息。    而在大海之上,最后一节管道落在了需要的位置。    精度计算,误差测试——    “误差,025厘米。”    025厘米的误差!    这已经是完美的衔接能做到的最大程度。    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依然是看着他。    控制室里,挤满了人。    宋修竹拿起话筒。    用清朗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    “报告总指挥部,”    “三城跨海大桥岛隧工程,最后一段沉管e30,现已顺利完成水力压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