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清穿)_多子多福(清穿) 第1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子多福(清穿) 第185节 (第2/3页)

不免怀疑老八用心,二人关系似乎有再次破裂的迹象。

    好在老九拉上十三从中转圜,一个带着老八去给蒙古来人道歉,一个去往蒙古王公贵族身边从中说和,一番折腾后总算让此事平息,雍正这才没有下旨斥责老八。

    等到腊月,雍正下令让太学立碑,准备将所有进士之名刻在碑上。

    此事传出后,文人对雍正的态度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但这样的氛围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就在进士题名碑立好之后,郑家庄突然传来噩耗——

    先帝之废太子允礽,久病不治,于腊月十四这天傍晚,没了。

    斯人已逝,过往一切矛盾都随着他的离世化为云烟,雍正对这位二哥的防备也尽数消失。

    出于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康熙临终前的叮嘱,雍正命人大办葬礼。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前往郑家庄参加了允礽的葬礼。

    等到葬礼结束,这一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宫里情况如何张樱并不知道,但没了宫里各种规矩的约束,张樱与几个孩子的这个年过得可是有滋有味又有趣,惹得几个孩子竟一改之前对圆明园的抵触,甚至想要留在圆明园多生活一段时间。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雍正二年刚过去,雍正便试探着对年羹尧动手了。

    雍正其实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皇帝,所以他早前就对

    一部分大臣在与自己单独谈话之后,转头就将自己说过的话传得人尽皆知而非常不满。

    他一直想找一个由头解决此事。

    原本只是想找一个寻常官员开刀,但因为年羹尧在其将张樱贬为妃位并送去圆明园后仍不知收敛,仍旧派人抹黑几家生意,甚至将抓到的那些个往年家丢东西的百姓随意扣上了一个罪名之后,便直接扔进了京兆府大牢的做法异常不满。

    于是,他直接寻了个由头将年羹尧斥责一顿,并在之后直接下旨,“严禁泄露面奉谕旨,亦不许轻信轻问”。

    年羹尧丢了好大一个脸,在朝中威望受损。

    但他并未察觉到危险,只当雍正是随便找了个由头警告百官,自己不过是太过倒霉,所以被雍正挑中了而已。

    为了转移注意力,年羹尧直接让人弹劾老九——

    纵容下人sao扰民间,不曾约束下人亦不曾阻止。

    老九也知道自己以前跟着八哥混了太多年,只是康熙最后一段时间投了诚,却也不曾为雍正登基提供多少助力,所以一直安分守己,就想着雍正能忽略掉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不管好事儿坏事儿不要想起自己。

    谁知突然飞来横祸,自己好好做着生意,突然就被弹劾了。

    老九都傻眼了。

    又因为弹劾他的人顺藤摸瓜后确认是年羹尧,老九一度怀疑是雍正想要对自己动手,一时间也不知是否该反驳。

    后来还是十三提醒,得知年羹尧此举并非雍正授意,他瞬间就支棱起来了。

    不但直接跑到雍正面前伸冤,还反手给了年羹尧一个擅权弄事儿,结党营私的弹劾。

    老九的罪名轻微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年羹尧这罪名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雍正去年还特意让人印刷了一份《朋党论》给每位大臣都发了一本,之后一旦发现哪些大臣走得太近也不忘询问“考较”对方对《朋党论》的理解,搞得朝中大臣在上朝之前连说话都不敢聚众太多。

    在这般情况下,若年羹尧头上的“结党营私”罪名被扣严实了,即便他有军功傍身,雍正也绝对轻饶不了他。

    或者说,正因为他有军功傍身,雍正更不可能轻饶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