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群穿生活 第139节 (第3/3页)
亲事却并未取消,盛家那个不愿意退亲,而是选择了守望门寡。 …… 赵桂枝就跟听天书一样的听完她奶讲那过去的故事,好半晌都没能缓过神来。 倒是赵闰土啧啧两声:“我就说嘛,一般人家要是摊上这种事儿,儿子前头那么多年都是好端端的没出事,才刚定亲呢,人就突然暴毙了,还不得杀上门去?起码也要给未婚妻头上按一个克夫的名头。结果赵府这边是各种心虚啊!” 因为这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事情,赵闰土并没有在原身的记忆里得到太多的信息,显然这事儿是瞒着原身的。他之所以知道这些事儿,也是后来自己查的,但总感觉这事儿里面充满了各种违和感。 好了,现在一切都说得通了,就是俩父子斗气呗。 “那他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赵桂枝很是不解,“甚至连赵老太爷过世了,都没出现?” 算下来,离家出走是发生在二十年前,那年赵闰土才七岁。而赵老太爷过世,却是在赵闰土十岁那年。 三年的时间还不够离家出走的?就算不打算回来了,还能完全没一点儿消息? “所以我才说,他可能是死在外头了。”赵奶奶眉头紧锁,“这也不是我说的,是赵老太爷对原先那个说的。好像他病重,也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消息,一病不起,最后在咽气前,抓着原先那个老太太的手,说自己很后悔,早知道会这样,当初不该这么逼迫孩子,还说回头到地下都没脸见孩子了。” 是没有明说,但谁都听懂了。 包括原先那个老太太。 这也就解释了,赵老太爷人都没了,他二儿子为什么还不回来。极有可能是他想回都回不来了。 赵闰土也附和着点点头:“桂枝你可能不太清楚,当年咱们这边不是很太平,有小规模的战乱,也遇到了灾荒,流民乱窜,各种小偷小摸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赵二老爷吧,他可能比你都天真,而且他做了一个特别蠢的事情,离家出走前没有带一文钱。” 啊这…… 绝了! 不光没有带上钱,人家仿佛就是抱着跟赵府彻底脱离关系的打算,什么都没带,只有身上那一套粗布麻衣。就连那身衣裳都是从下人的月例里拿的,倒是新的,可他拿的是最低等的仆从衣裳,哪怕是全新的,也值不了几个钱。 赵桂枝无言以对。 她其实不叫天真,毕竟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人,什么事儿都听说过一些。而且,她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哪怕最初在江家差点儿把江母给气死,但跟一个打小金娇玉贵养大的少爷还是不同的。 可哪怕是赵桂枝好了,她都十分庆幸自己穿越过来的是一个太平年间。如果把她丢到战乱年间,她估计活不了几天人就没了。 所以,问题来了,她的身份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 赵闰土牙疼的捂着腮帮子:“早先那个说法是可以的,就算赵老爷子当初做的事儿没留下尾巴来,但府上的人肯定是明白的,他也没狠心到把所有的知情者都远远的卖掉。所以你发现没?自打你来到府上后,就有些年岁大的老仆妇对你特别好,那些就是当初伺候赵二老爷的人。” 府上还是有一部分人知道赵二老爷当初是离家出走,而非得了急病暴毙的。但他们不敢说,也没处说,这事儿就被烂在了肚子里。 也因此,在赵桂枝到来后,这些人就认为赵二老爷可能真的在外头出事了,只是留下了一根独苗苗,也就是赵桂枝。 出于移情的作用,这些人对赵桂枝很好,并且在府上其他下人私底下说她闲话时,出面制止了。 要不然,偌大的一个赵府突然之间蹦跶出一个大小姐来,还能这么太平?无非,就是心知肚明罢了。 甚至不光是赵府的下人,像一些亲近的人家,也都是隐约知道一些的。 看破不说破罢了,反正人都没了。 赵桂枝恍然大悟:“我懂了!所以就是哥你造的孽,要不是你去省城招惹了盛家大小姐,那头根本就不知道咱们家多了一个我!” 她早就嫁出去了,又不需要再靠着赵府的名声择婚事,哪怕在赵府住了大半年光景了,可这年头大户人家接待几个乡下来的亲戚,那是很正常的。 而且,省城离府城很远的…… 赵闰土不敢置信的反手指了指自己:“合着都是我的错?那我为啥要去招惹她呢?不对,我为啥非要去省城呢?还不是因为那个尤神婆说我最近这半年里相当危险,会遇到没法拒绝的亲事。” “对啊,没法拒绝啊!那你跑啥?” “我是主动进取型的单身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