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页  (第2/2页)
    现在他们有那么多聪明的娃娃,赶超英美指日可待!    数据张口就来的赵萍萍成了香饽饽,这让何长发有些郁闷,这些老伙计,之前干什么去了?    他也没戳穿老伙计们不要脸的事实,目光还是落在那图纸上,“小秦,你觉得,咱们能搞出来吗?”    二十世纪,航空发动机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高温、高压、高应力,苛刻的三高条件让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十分之艰难。    中国工业在五六十年代打下了最牢靠的基础,但也只是初步的工业基础,后来又几乎自废武功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以至于到九十年代末奋起直追时,差距之大堪比天堑。    现在嘛。    还有机会。    秦蓁笑了起来,“当然搞得出来,你看外国工程师们才能想出来的点子,我一个学生都想到了,咱们那么多人,还能搞不定这航空发动机?”    在绝对的工业差距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不过是小米加□□打跑了美式装备。    不过是烈火焚身明明打个滚到水渠里就能扑灭烈火,却一动不动不暴露行踪。    这是一个贫穷的时代,却又是一个极度富裕的时代。    人们从不缺乏精神追求,也没那么多崇洋媚外的膝盖总是在打弯。    能干。    干就是了!    秦蓁知晓如何激发工人们的斗志,这番话让车间里的老工人们忽然间觉得落后也没啥,过去几十年也落后,不也赶走了小鬼子打跑了美帝?    怕什么!    孙子才怕呢!    乔山看着眼神热烈的工人师傅们,他看秦蓁的目光透着几分复杂——    制造新型航空发动机吗?    这可不是小事啊。    中午饭的时候,乔山寻了个机会跟秦蓁小声说,“你之前也说了,咱们的冶炼锻造技术比国外落后,现在你给了他们希望,就不怕……”    隔壁何长发也在排队,乔山连忙噤声。    秦蓁笑了笑,拉着乔山去排队打那个蒸地瓜叶,她还挺喜欢吃这个的。    “乔美人你觉得我搞不来吗?”    乔山很认真的点头,“小赵说,她是组里其他师兄师姐那里打听到的,换句话说,张教授肯定对此有了解,他是参加了初教-5研究的老人,对飞机发动机的研究不比我们少,可是目前我没看到他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谁说的?”    乔山一愣,过去三个月他几乎和秦蓁形影不离,每天都是在那里看书看书,难不成她还有私底下去找教授了解情况?不过教授当时好像也没说不让,到底是自己太赶时间进度,最开始没跟秦蓁交流,和课题组其他师兄们交流也少,这才错过了很多东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