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_第17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页 (第2/2页)

全都来源于日本,几十亿美元的订单如雪花一样飘了过去。这让日本的GDP突飞猛进,在1951年时达到150亿美元。

    二战结束后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除了美国!

    大发战争横财两边赚钱的美国人成为了最有钱的国家,从它的手指缝里漏出的一星半点已然让日本飞速发展。

    整个五十年代,日本的GDP保持15个点的增长速度。后来美国又跑到越南那边捣乱,再度将雪花似的订单洒向日本, 这次日本不止是轻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军工产业也迅速升温,这样猛烈的发展势头持续将近十年, 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美国从越战的泥潭中脱身才缓和下来。

    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依靠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稳健发展,已然不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甚至远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人后知后觉的发现,他们对日本竟然连年贸易逆差,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汽车城跑的都是日本小汽车,超市里的货品大部分都是madeinJapan时,这种抵触日本的情绪前所未有的强烈。

    这怎么可以?

    一切故事的开始都是征兆的,当那个华裔青年被两个美国人误以为是日本人以致被活活打死在美国街头时,那只是开端。

    砸日本车、抵制日货这种事情不止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生过,八十年代的美国在这方面堪称老大哥。

    砸车、打人,美国人的无能狂怒正是源于日本的发展。工业时代的发展支撑是制造业,日本的物美价廉,大额的出口订单流向美国,最终导致美国工人的失业。

    数据是最明显的。

    从80年到83年,短短几年期间,美国不少本土企业的海外销售额出现暴跌,跌幅高达50%,而抢走美国企业市场份额的,正是日本公司的产品。

    国内用日货,海外被抢市场,工人被辞退……

    华裔青年死在美国街头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不过申请书中,最让李部长感兴趣的还是秦蓁对日本央行和大藏省(财务部)的研究。

    国家货币政策的重点在于利率的制定,大藏省拥有这一最高权限。尽管属于大藏省的下属机构,但日本央行也有一颗独立的心,它给自己找了个地盘,可以cao纵货币量。

    想要cao作货币量,那就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基础货币(印钱)。

    第二,派生货币(银行贷款)。

    印钱属于国家政策,日本央行压根玩不转。第一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走第二条。

    实际上第二条路也更好走,要知道市场上的派生货币数额远超过基础货币,对市场货币流通影响更大一些。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