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17节  (第2/2页)
蒙尘,还是那么好的合作对象。    作者有话要说:    只查到古代如果想见花魁,入门资格大概就是大半年工资。    其他花费到底多少钱,就不知道了。    一百两就当多不退少要补。    第8章 江湖传闻(修错字)    冬悦听明白了。    这位富家千金面临择婿。    索性就跑来青楼问问,她选择哪个合适或者是她看上的人合不合适。    这cao作简直是sao到前所未有。    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这个想法妙不可言。    尤其是当应千云说自己是家中庶女,生母离世,并且还离家多年之后。    那自己这个“线人”简直更有必要了。    不然呢?    她去哪儿打听那些光鲜亮丽的贵公子们背后都是什么德行?    听媒人胡吹?    听嫡母介绍?    只要是四肢健全,就能被吹成文武双全。    吃喝嫖赌,只缺一样就能说成是一样不占。    极端吗?    是有点。    可终身大事,再谨慎都不为过。    嫡母靠不住,父兄就靠得住了?    别的不说,冬悦就亲眼见过,两个纨绔子弟推杯换盏。    许诺只要等会儿不争xx姑娘,就把自己亲meimei许给对方。    她还见过,一个父亲明明知道未来的女婿流连花丛,外室都养了好几个了。    最后只是随口一句:不过些许风流。    哪怕是真的爱护自家孩子的。    身为男子,他们的观察角度,恐怕更多的都是。    未来夫婿的前途、能力,家族实力。    全然不知道,夫荣妻贵不假。    可还有一句便是“悔教夫婿觅封候”。    而冬悦,她是乐籍歌女不假。    她身份低贱,上不得台面不假。    但是她几乎能接触到整个京城有出息的青年子弟。    并非常客或者是来不起的青楼的。    她们也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冬悦抚摸了一下自己的琵琶。    今年又是科考之年。    每到这个年份,她们就格外忙碌。    本朝已经没有“通榜”和“行卷”这种需要名人推举才能当官“科举习俗”。    可读书人的名望依旧需要传播。    不然你考上了,没有在同僚甚至上级中留下任何印象……哪怕是世家子弟,未来的仕途都会吃亏。    冬悦她们需要忙碌在各大诗会茶会交友会上,为那些举人,进士唱诗唱词。    不仅仅是从文,从武的举子们,举办的各种比武会,马球会,骑射会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