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错换人生_七零错换人生 第19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错换人生 第198节 (第3/4页)

个加速度,尤其是小野上高中后,课业忽然紧张起来,时间过得更快,一转眼就到了要cao心包文篮高考志愿的1984年了。

    第118章 三更合一

    后来, 退休以后,安然曾仔细回想,怎么1983到1984年这两年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呢?

    印象中的这两年, 她一方面忙工作, 厂子里的事越来越多, 因为1983年底东风纺织厂成为系统内第一个设立职工大学的单位,成为省里的一面旗帜。

    每天下午六点钟以后, 厂子里不仅有机器的轰隆声,还有教授们上课的声音,学生们朗读的声音,职工家属院里也多了很多孩子的玩闹声。

    安然搞出一个奖励制度, 凡是自愿加入职工大学学习并顺利参加每一年期末考的, 按考试总成绩排名, 前三十名发钱。

    凡是取得单科成绩最高分的,发钱。

    凡是按规定取得毕业证书的, 发钱。

    最后, 谁的证书多, 谁学到的技术多,也发钱。

    安然以前自己开服装厂的时候就喜欢用这招, 简直百试不爽。现在也一样,青工们为了能多得几十块钱,全都铆足了劲, 一下班打一缸饭端到教室里, 边看书边吃,教授一来,所有人肃然起敬,晚课上到十一点依然舍不得让教授们下班走人, 问问题的排队都排到教室门外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呢。

    以前被耽误了,现在有不用交学费的大学可以上,取得的证书和资格单位也承认,能直接带来职称和工资的增长,谁会不愿学呢?

    目前开设了五个专业,每一个专业报名人数都是爆满,上课的时候教室坐不下,很多都是一条板凳坐五六个屁股,挤一挤,就能挤出海绵里的知识来。还有的干脆抱着小板凳来,靠墙坐,过道都快过不通了。

    不过家长们都去上大学了,孩子们就只能放养在院里,不是谁家的孩子打了谁家的,就是谁家的又弄坏了谁家的扫把撮箕盐巴罐子酱油瓶子啥的,厂办每天被这些告状的小孩搞得焦头烂额,太烦了呀。

    而安然只能想个办法,搞出个轮流值守,看护孩子的排班表,到了那天,如果那两名家长有事不能看护的话,就让他们想办法找人来替代或者换班,反正必须得保证家属院有家长在。

    大孩子还好,小孩子却必须得有人看着才行,不说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分配吃的换裤子,但至少得拦着别让小孩做危险的事。谁家都想读书,可孩子也是厂子的未来,不能放弃啊。

    安然以前在阳二钢就是搞工人大后方的工作,现在对家属区的事儿也是轻车驾熟,反正该怎么怎么来,谁也不能例外。反倒是工人们害怕因为值班看孩子而落下课程,复学后都会加倍努力,加倍的用心,把课程给补回来。

    东风纺织厂这股优良学风,在系统内很是有名,就是系统外的人都知道了这个职工大学的好处。它比夜大好的地方就是不用真枪实弹的考,只要想上,报个名就行,大大的提高了全体工人的积极性。

    为此,高美兰还在大会上夸过好几次,东纺简直不要太风光。

    当然,想要这种风光的人很多,想模仿的人也很多,甚至还有人来找安厂长取经,可一听东风纺织厂有那么多经费储备,动不动就发钱奖励,顿时都偃旗息鼓了。

    毕竟,东纺可是有钱呐。

    这个纺织厂,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已经成为整个纺织系统内最挣钱的厂子,而作为改革试点,省里同意他们在刨除运营成本后剩下的利润里,能够拿出一部分来自行支配。

    这种“支配”的空间可大了去,安然主要用在三个方面:一是涨工资,多劳多得,愿意加班的可以算加班费;二就是职工大学的奖励机制;三是改善职工福利,一年几个法定节假日,发点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家户户都有份,儿童节有孩子的家庭还能多得十块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