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七零养娃种树 第68节 (第2/4页)
吗?发电报,寄信一来一回的,等她赶回来了都要开学了。”苏老头想到什么,把信掏出来又看一遍。 “小五来了?我在屋里好像听到你说我俩外孙考上大学了?”余安秀走出来问。 “对,妈你没听错。” “哎,小五啊,这信上怎么写的是苏远?老幺写错了?”苏老头有些激动又满是怀疑地向小女婿确认。 “小远改姓了,一年前苏愉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改的,改的第二天苏愉就走了,我也走了,就没来得及说,也不是啥大事,也就忘了。”他没想到两个老的还不知道,看来两孩子也没把这当成大事。 苏老头跟老太婆看了一眼,他捏紧了拳头松开又握紧,拍了宁津一巴掌,埋怨道:“咋会不是大事?对老子来说,外孙变孙子了还能不是大事?” 老两口脸上满是激动,比得知两孩子考上大学还激动。 “不管是许远还是苏远不都是小远?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外孙跟孙子也都是他,爹妈你们别太在意,小远跟他妈都没当回事。”宁津怕老两口再撅过去了,连连劝说。 苏老头瞪了他一眼,对他轻描淡写的语气挺不满,宁平安要是改姓苏了他才有轻描淡写的资格。 宁津走了,苏老头把羊又牵进屋,他进卧房,老太太也后脚跟了进去。 “苏远考上大学了,我们这姥爷姥姥的也得表示表示,包个两百的红包?”他把箱子底下的钱翻出来又数了一遍,这几年吃的米面不是村里按工分分的就是几个闺女拿来的,每年生日和年节,四个闺女也都给钱,他攒着没用,就去年买了四只羊花了点钱,现在手里还有八百,等年底卖了羊,他又能收入一百多。 “给小远两百,平安五十?差的有点大啊。”老头纠结,给平安一百他有点舍不得,但给苏远降成一百他又嫌少。 老太太坐一旁没说话,之前老头子跟他商量的是,亲外孙给一百,继外孙给五十,现在小远改姓苏了,又是亲闺女生的娃,老头子就是给五百她也不心疼。 “小远给两百,平安给一百,反正平安亲妈死了,他就是老子不同姓的亲外孙。”苏老头咬咬牙,把三百块钱分出来。 另一边,苏愉接到电报就去学校跟同是留校没回家的同学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两个准大学生坐火车回老家,房子已经买好过户了,她打算来的时候坐宁津的车来,把寄养在老两口那里的小黑小花一起拉过来。 宁津请假在家里采买东西,从同事那里打听到一个厨艺好的烧菜大厨,跟他定好日子,就在苏愉跟两个儿子到家的第二天。 “邱哥俞哥,你俩怎么没把嫂子跟孩子带来?”苏愉带两孩子迎了过去,带进隔壁吴大娘家,家里院子小,缠了锅灶已经没地方摆桌子了,就把席面放在邻居家里。 “那不能来,要都来了我一家都能坐满一席。”邱富力从兜里掏出两个红包拍给小远平安,“好家伙,真有出息,来,伯伯给你俩的红包,上学用,不用交给你妈。” “谢谢邱大爹。” 俞远安也掏出两个红包递给他俩,拍肩说:“继续努力学习,你们赶上好时代了。” “谢谢俞大爹。” “不用管我们,都是老熟人了,今天你们最忙,赶紧出去吧,别有客来了找不到主人家。”邱富力说。 目送三人离开,邱富力拿桌子上的水壶倒碗水喝,听着屋外的热闹,羡慕道:“我两个儿子是不指望了,现在就指望小闺女能考中,接下来是孙子,但凡有考中的我都大摆宴席。” 俞远安沉默,他大儿子二女儿是读书的苗子,但年纪大了,孩子都要上小学了,当年死活劝不动去考试,等想通了吧,高考制度也逐渐完善,对年龄有要求了。年龄符合的三女儿跟小儿子又是榆木脑袋,一心想着到果园当工人,考大学看来是没指望了。 “爹妈你们来了,走路过来的?”苏愉问。 “嗯,苏远跟平安呢,真有出息,给,这是姥爷给你们的红包,上了大学也要继续努力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