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9章】 定都疑难 (第2/3页)
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反了,反了。” “大总统息怒,也怪不得他人,听说是吴景濂在选举当天紧急提出来的,他们来不及汇报。”赵秉钧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这下两边搅到一起了,没有一个善辈啊。”袁世凯火了,“不行,立刻以我的名义发布命令,撤销这个所谓的北疆委员会。” “大总统,不行呐,按照临时政府章程,议案通过,总统签字,就算正式具有法律效力了,是撤销不了的。”赵秉钧告诉他,孙文已经签字,并且准备明日公布。 “胡闹,我已被选举为总统了,怎么还轮得到他签字?不行,不行,此案一定要收回,这个口子一开,到处裂土分封,我更是空头总统了。” “定都案上面有一条,只有您亲到南京就任后,孙中山才解职。”赵秉钧指着条文告诉他,“现在,等于南北有两个临时政府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什么两个?只有一个,我才是正宗的。”话虽然这么说,袁世凯到底是枭雄,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从这个委员会来看,基本是秦时竹现有的地盘,还包括蒙、疆两块,蒙古已宣布独立,我看他怎么办?” “现在这块烫手山竽就让秦时竹自己去接手吧,小心别烫着我们就好。”赵秉钧说,“甘肃、新疆都还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他秦时竹手再长,也伸不过去。” “就是要让他烫着,等他烫到手了,才有咱们的机会。只是孙中山拼命让我南下,倒是很伤脑筋。”袁世凯沉吟一番,“硬来恐怕不行,还是以我的名义发道通电,注意,一定要给秦时竹先发一封专电,看他什么反应?另外,你再去朱尔典先生那跑一趟,说明这中间的意思。” “是!” 国都问题牵动四方,隐藏在这场争执后面,实际上是谁主沉浮的较量。袁世凯决心和孙文在建都问题上斗一斗。晚上,他将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及杨度、赵秉钧等心腹找来,商议对策。 袁世凯说:“诸位,南方倒是同意我做总统了,但是附带了三项条件,头一条就是‘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不得更改’,你们说怎么办?” “什么,把国都搬到南京,到那里去当总统,这不是调虎离山吗?”冯国璋愤愤地说。 “绝不能弄个金箍帽戴在头上。”王士珍说,“都城在北京,说什么也不能南迁。” “这是当然。”徐世昌立马附和,“北京是咱们的根基,左右逢源,去了南京,就是无根的浮萍。”翰林就是翰林,连说话都这么文绉绉。 赵秉钧比较现实:“北京好是好,可总得想出个不去南京而又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吧?” 众人一时没有妙计,都沉默不语。袁世凯见大家都埋头思索,也不急躁,接着说:“这第二条,‘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及各国务员始行解职。’” “这一条就更绝了,就是说宫保不把都城搬到南京去,他孙大炮就赖在位子上不走。” “我看……”徐世昌拖长了声音说,“第一条和第二条无非是一个意思,就是说都城必须建立在南京,宫保只有南去。” “南去,南去,依我说,他催咱们南迁,咱们就给他出难题,再鼓动洋人帮忙。”杨度沉默了许久,开始发言了。 “对,出难题。再说第三条,‘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 “简直是笑话!”冯国璋再度放炮,“遵守他孙大炮的约法,那不成了革命党?” “哼哼。”徐世昌冷笑两声,“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只要把大总统的印玺拿到手,还怕什么临时约法,不过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