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5章】 山西票号 (第3/3页)
。其实,洋人的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你想,若是这渠本翘没有能力归还,你的银子没了就没了,影响还不是很大。那些票号可就惨了,说不定会集体倒闭!” “有这么严重?不就150万两嘛!我听说那些票号多时能达到一万万两。” “沈老看来是没吃过缺钱的苦头。这150万两要是没了,众多储户一得知,肯定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而纷纷前来挤兑,一万万虽然多,但都不是票号东家的,他们各自的资本,不过也就在四五百万两间,一下子少了150万,必然周转失灵。”熊希龄用活生生的例子解释,“咱别的不说,就说复生,去年因为军饷和锡良总督闹红了脸,一气之下,让您给开了一张100万元的官贴兑换,差点没把我气死。” “啊?复生和你还有这个过节?这其中内情我可是不得而知。” “这就要问您老的好女婿了!”熊希龄一脸尴尬,“算了,现在都民国了,就不要老是纠缠这些前清的事情,免得复生又说我心里小气。” “秉三,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小婿年轻气盛,干事情不计后果,老夫给你陪个不是吧!” “那倒不用!”熊希龄出气后又顺着刚才的思路讲了下去。 分配制度是与人事制度相一致的,一般职员与东家关系疏远,实行年薪制。有些职员职位比较重要,及个别受重用的,包括总分号的经理则实行另外一种分配制度――顶股制,即和东家一起参与分红。东家按出资多少分红,称银股,职员按其职务不同,称身股。大掌柜一般吃一股或以上,分号经理吃七厘、八厘或一股。银股和身股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总体来说,总是身股多于银股。比如,百川通票号利润是按30股分配,其中银股10股,人力股(身股的总和)占其余20股。这当然不是说利润大部分归职员,因为人力股所得包括了薪水。一般而言,分红在年终进行,职员平时由号供应伙食和一定的零花费用。 山西票号发达,几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帮派,主要由祁帮、平遥帮和太谷帮三大帮,区分的标准,不是根据东家是哪一县人而是根据总号的所在地,三县便是山西票号的三个活动中心。不过这种分帮,只有在营业互济中才明显地区别出来。例如承汇一笔大款,一家吃不下来或风险太大,需要几家联合,就必然找同帮的票号帮忙,同享利润,有点类似于洋人的银行团。当时,和银行不一样的是,这种同业往来,往往少之又少。一般票号间不太涉及经济交往,与银行间经常进行的同业拆借大异其趣。 “这样老死不相往来总不是办法,在这点上票号是落后啦!”沈麒昌踌躇满志地说,“咱们要是办起了银行,一定能比他们弄得更好。” “不仅如此,票号与银行还有另一个不同之处——收存官款没有利息,私人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储户主要是为了资金安全而非奔着利息去。而银行存款总是有利息的。” “这么说来,如果我们办银行给利息的话,存户都会被吸引过来?”沈麒昌立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不仅如此,那样一来,等于我们把他们整个经营方针都打破了。原本票号经营,因为存款相对来的容易,票号在放款时,一般只发放信用贷款,不收抵押,但商场风云变幻,一旦贷款人生意失败,这笔款子可能就收不回来,再加没有抵押,票号损失会很大。因此放款时的客户信用很重要,没有良好的关系,休想从票号得到贷款。那些自身实力不够的人,往往借不到,票号主要放款给大商号和钱庄,商号中又以晋商为主” “哈哈,肥水不流外人田!”沈麒昌乐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