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29章】 部队授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9章】 部队授旗 (第3/3页)

绝对不落后,起码比吉林强。庚子年后,岑春煊主政时期就以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提议,以山西庚子赔款50万两兴建一所中西大学堂,分为中西两斋,西斋由英国人敦崇礼任总教习,聘请外籍教师授予新学,实行新式教育。后来还陆陆续续地开办了不少专门学堂,如1902年恢复的山西武备学堂,次年增设的陆军小学堂,1908开设的陆军测绘学堂,同年开办的高等巡警学堂。1905设立的山西师范学堂(后改名山西两级师范学堂),1907设立的山西高等农林学堂和中等实业学堂;1906年的法政学堂、医学学堂。

    山西的中等学堂也颇发达,主要是由书院改造而来,有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以官立最为发达。1902有3所,次年增加到9所,废除科举后,增加到了16所,当然,各地差别很大,以太原公中学堂最优。

    令秦、葛两人吃惊的是:山西去国外留学也为数不少,临汾人乔义生留学于伦敦医学院,是最早的留学生,庚子年山西基督教公理会保送孔祥熙去美国留学,是留美的第一人。山西大学堂成立后,得益于李提摩太的帮助,前后一共选送50名官费留学生。山西居然还办了8所女子学堂,榆次由(常赞春设立),潞安、祁县由渠本翘创办,后来又有太原的女子速成师范学堂,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山西其实走在辽宁前面。

    葛洪义问道:“六个一工程是不是要重新检讨一下?”

    秦时竹摇摇头:“这是我的规划,具体还要看蓝天蔚的点头,我估计不会差很多。只是这人口,实在差距太大了,今年人口,根本不是我们原先认为的1600万,而是不到1000万。”

    “怎么会差这么多?”葛洪义吓了一跳,“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也不能差这么多啊!”

    “没错,山西人口在光绪三年(1877年)达到了顶峰,是1600余万,但从这年开始,山西发生了两百多年从未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丁戊大荒’使得人口锐减,粮食价格上涨为原先的五到六倍,在最极端的年份,甚至达到了15倍至多,人民纷纷饿死。旱灾一直持续了三年,人口损失不下300万,这中间更有大量的妇女因为饥饿而被拐卖走。更可怕的是,旱灾之后是大瘟疫,三年的瘟疫又造成了200万多的人口锐减。”

    “那也不对啊,这10年过去后,山西总没有大的灾害了吧?”葛洪义不解地问到,“怎么还会有如此之大的人口损失?照理说人口应缓慢增长才对啊!”

    “问题出在鸦片上。灾后山西吸食鸦片成风,然后又因为灾荒年妇女的大量被拐卖,使得人口一直下降,直到今年的最低点,990万!”秦时竹沉痛地说,“山西绝对不是人多地少,而是人少地多(可参照暨南大学历史系李淑蘋副教授的文章),光是计算现有荒地,不包括荒坡、荒岭,仅仅熟荒地就达46000顷,占全省耕地的11%。而根据英国人的统计,现在要靠农业养活一个人,大概需要4亩以上的农田,全国平均自然是不到的,但山西的平均耕地占有量却在4亩以上,说实在的,除了东北三省,就属山西空旷了。”

    “那山西为什么还这么穷?民不聊生,比辽宁农民的生活差远了。”

    “还是出在鸦片上,由于人口锐减,清政府又不肯减免税收,就只好增加每人的税收负担,因此,种农田成了不合算的事业,一般老百姓纷纷改种罂粟,山西是中国目前最发达的鸦片产地。鸦片种多了,种粮食就少了,吸鸦片的人多了,能种地的人自然也少了,而且仅有的一点点家产也耗在这个鸦片上。自然穷困潦倒啦!”

    “鸦片一日不除,山西一日不宁,但究竟从哪里下手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