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8章】 贡王就擒 (第3/3页)
的农场飞驰而去。汽车是奔驰公司的最新产品,在东北投资设厂生产载重汽车,为显示自己的实力,特意送了这辆梅赛德斯汽车给秦时竹。由于乘坐舒适,再加上道路很平坦,成了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复生兄,这是黑龙江送来的报告。”禹子谟从皮包里掏出一份公文给他。黑龙江省是移民招垦的重中之重,由于 “吴大舌头”并不过问民政事务,一般公务都由民政长瞿文选cao办。 龙江设立了清丈兼招垦总局,各县相应也分别设立机构,大县设招垦分局,小县设招垦处,如果可垦荒地实在不多,就委托当地商会代为管理。在民间也有不少公共团体办理移民事务,比如‘同乡会’这种民间机构,便在移民中普遍存在,虽然移民迁徙的原因、形式、移出地不尽相同,但多数都是由同乡亲朋好友相互吸引所致,故而在同一地方同一乡里的移民十分集中。 官办与民间的移民机构,主要任务都是指导移民赴各县开垦或去各矿区及森林采访区从事工作。哈尔滨是移民进入黑龙江的主要通道,各移民机构通常会在车站、移民收容所及一切移民可能寄宿的地方探听有无从哈尔滨溯江而上或去东部地区的开垦者,若有之则招待于旅馆,并随时为之确定船与汽车的开出时间,指导移民乘车搭船各种事宜。同乡会还代省招垦总局发给移民证明,每家一份,上面记载移民姓名,家眷人口等,到指定地点后,各县招垦员则根据此款凭证予以安置。 由于移民众多,各地对移民的安置也费了一番脑筋,每五人给小屋一所,每五百人则掘井一口,材料由官方出具,劳动力则由移民自己负责,另引水槽和轱辘以备公用,千人以上则另建新村,每壮丁有人贷给农具一套,家庭用具一副,口粮一石五斗,此等费用事先经省府批准,由各县用公款垫付,移民相互保证,经过两年后,分五年偿还。 “不错,不错。”秦时竹十分高兴,问道:“具体有什么困难?” “招垦倒没有问题,只由于旅费难以筹集,尚有部分移民是徒步跋涉几千里来到东北。你看,窗外就是。” 透过汽车玻璃一看,秦时竹等人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用一副扁担挑着嗷嗷待哺的婴孩和鬓发斑白的老母,破衣烂衫的妻子则跟在丈夫后面,一步步向北走着,可以猜想他们这一路上或顶风冒雪或头顶烈日的艰辛。在交谈中秦时竹得知,这种场景绝对不是个别。他心里很难过,问禹子谟:“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看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瞿兄曾打电报给我,希望能同意他在移民移出各省主要中心设立相应的移民服务处,专门为移民出关提供便利。在条件允许的地方,由服务中心人员专门包船、包车将移民运至东北,免去他们长途跋涉之苦。至于其余乡间,则大张旗鼓地张贴告示,晓谕村民去服务中心汇集。”禹子谟叹了一口气,“只是这样一来政府开支就大了,目前北疆各省的财政都是赤字,难呐!” “赤字归赤字,办事归办事,不管怎么样,有办法就要赶紧做起来。实在不行,从巡阅使专项基金里划拨10万元。”秦时竹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大规模的移民,南边各省有没有意见?” “基本没有。一般而言,移民移出地的官府对于移民东北持肯定态度的。一来是因为北疆委员会都已给各省去了函,基于我们的强势和您的威望,各地政府不敢轻举妄动;二来,移民移居东北,对当地人口压力也是一种减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缓解了社会动乱的可能性,凡是明智之士都持肯定态度。” “那就好,那就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