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3章】 港务发展 (第2/3页)
” “不光是这样,逢年过节,他们这些还硬逼着弟兄们给他们送礼,说什么孝敬。”旁边有个人忿忿不平的补充,“他们简直比豺狼还狠毒。” “那你们怎么不反抗?” “反抗?没用的。他们和洋鬼子穿一条裤子的,我们要是闹腾起来了,他们就把我们开除,只要一个把头不用我们,这码头上所有的把头都不用我们。所以弟兄们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孙局长,现在你们怎么管理的?你刚才不是说改进管理了吗?” “回巡阅使的话,确实如此。自北方实业接手后,把头制度全部废止了,不仅码头是这样,煤矿、船运都是这样。因此,他们现在名义上的工钱比以前少一点,但实际上能拿到手的钱反而要多不少。” “老田头,是不是这样啊?” “是,是!现在一天能拿大约4角到5角,过日子是够了,港务局也答应我们,等明年再给我们加一点。”老田头老泪纵横,“听说沈大老板和英国人斗,硬生生把煤矿和港口夺了回来,后来又把大小把头全赶了出去,要不哪有我们的今天?加工资也是他决定的,他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们这家家户户都有他的长生牌位。” “后来,我们知道买煤矿和港口都是沈老板的女婿提的建议,大伙都知道巡阅使大人是沈老板的女婿,所以特地过来看看。我们多谢巡阅使大人了,多谢谢沈大老板了。”老田头说完,又率领大家伙跪了下去,口里连连说感谢的话。 “大伙都起来吧,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只要好好干活就可以了。咱们国家穷,又老受洋人欺负,这些年来委屈你们了。”秦时竹告诉手下,“刚才问话,都耽误他们干活了,等会你负责给他们每人发两个大洋。” 秦时竹的话音刚落,下面又是一片感谢的声音,在孙正道的劝说下,一个个恋恋不舍地去领赏钱了。 “唉,不瞒巡阅使说,咱们国家真是太穷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说句实话,像他们这种报酬和劳动条件,放在外国不是罢工就是造反。但您刚才看到,他们都感激成那样了。”刚才的场景,对孙正道也很有触动。 “是啊!他们被压迫得太苦了,以至于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他们就能感激涕零。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好百姓啊!”秦时竹感慨万千,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船厂建设怎么样了?船舶学校又在哪边?” “船厂不是港务局的产业,卑职不太清楚具体细节,不过据传过来的消息,进行得很顺利,预计年底可以开始修船,明年年中就可以造船了。其实卑职也盼着他们早日建成,这样港务局万一有船只损坏,就不用大老远跑到大连或天津去修。至于船舶学校,并不靠海,距离此地大概还有五里地,顺着码头西北方那条路一直走就可以到了。” 孙正道补充道,“港务局里面有不少是船舶学校实习的学生,如果您需要,我可以让他们负责领路。” “这倒不必。我来之前和他们打过招呼的,说会过去看看,他们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不要惊动在实习的学子们了,以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秦时竹突然又问,“你们和在此地工作的外籍工程师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的表现如何?有没有不法行为?” “这个……”孙正道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就照实说吧,不会怪罪你的。”沈蓉怕他有疑虑,连忙宽慰他 “回禀巡阅使、夫人,以我看来,这些外国人,虽然不能完全称得上是模范公民,但比起以往英国人在此地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表现要好多了,起码不惹事生非。他们一般都住在港务局的别墅里,和周围关系处得还不错。在工作中,虽然也有摩擦,但彼此都能以大局为重,没有酿成什么冲突。当然,他们作为外国人,不了解我们的民俗,有些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