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71章】 瞒天过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1章】 瞒天过海 (第3/3页)

中颇为得意,“秦时竹自然也是聪明人,知道直接提出让陆尚荣南下肯定会引起我们的警觉,还不如先抛出芝泉、华甫等人做掩护……”

    “秦时竹的手段,果然要比孙大炮来得高明。”赵秉钧由衷地赞叹,“不过这两人都不如咱们的大总统,加起来也不如大总统您一人厉害。”

    “哈哈哈!”赵秉钧拍的马屁让袁世凯分外受用,“秦时竹雄视北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不过要与我掰手腕,他还嫩点。孙文就更不用说了,刚才还和我谈什么耕者有其田来者,我含含糊糊地应承了他,他还当真了。”

    道上,梁士诒对孙中山的问题感到一阵窘迫,他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烧,他何尝不知道袁世凯在应付呢,但这样的实话却是不能告诉对方的,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托辞。这位前清的状元公(经济特科未遂状元)脑子转得飞快,面上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孙中山微笑地看着他,知道对方在思索,他是个谦谦君子,不会贸然打扰对方的。

    有了,梁士诒电光石火间想到了说词,开始娓娓道来:“孙先生环游列国,目睹大地主之剥削,又生于南方,亲见佃农耕田纳租之苦,故主张耕者有其田。项城生长于北方,足迹未尝踏过大江南,对南方水田之事知之甚少,而北方多属自耕农,佃农少之又少,故项城以为耕者有其田为当然之事,故而有赞同之举。这是发自肺腑,绝非搪塞先生之意。”

    孙中山笑了,憨厚地笑了,其实梁士诒的回话漏洞百出,袁世凯又不是一个普通乡绅,为官多年,以精明著称,怎么会不了解佃农的痛苦?但就是这一番话,将孙中山悄悄瞒过了。他拍拍梁士诒的肩膀:“公果然是项城左膀右臂,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啊。看刚才的情形,估计你也找袁总统有要事相禀,我的住处就在前面,请留步吧,莫让袁公久等了。”

    梁士诒看看前面,果然马上就要到了,他也不推辞,喝令护送的兵士:“你等好好护送孙先生回府上!不得有任何差错!”

    “是!”

    “请孙先生走好,士诒告退,待明后日有空,必将登门拜访,当面聆听先生的教诲。”

    “客气了,客气了。”两人就此分手……

    梁士诒回到袁世凯府上时,袁世凯还在为黎元洪的事情犯愁,梁士诒细细看去,老袁胖乎乎的脑袋上都渗出了汗珠。事情是明摆着的,袁世凯要保黎元洪,因为眼下黎元洪可以控制湖北,而他又可以在幕后控制黎元洪,若是黎元洪倒台,袁世凯要么听任湖北落入他人之手,要么从幕后跳到前台,直接掌管湖北。第一种情形是他万万所不乐意的,而第二种情形,实现起来难度又太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参议院三党联合要弹劾黎元洪,这是袁世凯最伤脑筋的地方。三党联合,占据了参议院总席位的八成以上,弹劾自然是绰绰有余,若是要阻止弹劾,必然要劝说三大党中的两大放弃弹劾,这可就有些难办了……

    当夜,在遥远的沈阳,秦时竹也在和葛洪义谈论弹劾的事情。

    “据吴景濂发来的电报,参议院内部通气会已开过了,明日一早,就是正式质问案,等这个程序走完,才能进入弹劾程序。”

    “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弹劾程序呢?”葛洪义不解地问,“夜长梦多,还是早点解决了黎元洪为好。”

    “一来,不能兴无名之师,要把黎元洪结结实实地打趴下;二来,不能真弹劾黎元洪,我还要留着他做副总统和参谋总长呢。”秦时竹笑道,“不仅我不喜欢这么快打倒他,袁世凯同样也不希望吧?”

    “你给他提建议让冯、段二人入鄂,他就不动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