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2章】 方案征询 (第2/3页)
人进了二楼最好的包厢,秘书、贴身警卫则在另外一个较小的包厢就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双方就熟悉起来了。金实保之所以肯下这么大力气招待秦时竹,就是牢牢盯着他手里的专卖权,这可是他的身家性命,要是不明不白地被没收了,可太冤枉了。 一路过来,秦时竹对金正泰也了解了不少,留日学生,见识自然比他老爹强许多,在做人上也没有他老爹这么卑躬屈膝。他心里点点头,这样的人民党党员再合适不过的。金实保入人民党恐怕是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而他儿子则估计是真的理解并赞同人民党的党义。从郑昊口中,秦时竹也得知金实保这么多年也没有多少搀假、短斤欠两等不法行为,至于贿赂官员,多半是被迫的,哪个商人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钱掏出来给别人?至于他这么早加入‘人民之友’,反而说明了这个老狐狸有眼光,这种政治洞察力却是金正泰这样的小年轻短时间内难以掌握的。 想法变了,对人的看法也是变,本来秦时竹挺讨厌这个矮矮胖胖还秃头的家伙,现在倒也觉得有些可爱,袁世凯不也就长成这样子嘛,说不定自己年纪大起来发福后也是这般模样,以貌取人可是大忌。 金实保心里也有他的小算盘,在他看来,巡阅使这个人不简单。年纪轻轻就做到“东北王”,绝不是运气好可以解释的。而北方实业这么红火的实业,也绝对不是沈麒昌一个人能够发起来的。说句实话,10年前,沈麒昌的家产还不如他呢,可现在,自己虽然也不差,但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他从中看到了知识,尤其是西学的力量。按照旧有观点,盐商嘛无非是靠政策吃饭,和官府搞好关系就行了,但他不然,肯支持儿子出去留学,已为将来留了一手――万贯家产,不如薄技在身。 可盐政到底要怎么改?这可是利益攸关的大事。他隐隐约约地感到新政权肯定会来个大变动,不然堂堂的盐政处长怎么会跑到盐滩地来吹海风呢?他经营盐场多年,别说总督、巡抚,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没有亲自踏上盐场来视察过。现在倒好,呼啦一下子都来了,让他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么多人来了,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要出血呢?以前报效,那都是官员将自己招呼进衙门的,现在别人主动上门,只能说明希望自己多“出血”;喜的是,东北这么多盐场,自家虽有些规模,但绝不是最大的,人家别的不去,专门上这里来视察,是不是会对自己高看一眼呢?所以刚得到消息,别的盐商都露出羡慕的眼光,在这种情绪中,金实保的虚荣感得到了满足。 所以,务必弄清楚此次改革的情况,掌握了信息,不怕发不了财。想到这里,他紧紧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里面放着两个信封,都是人民银行营口分行出具的支票,一张是十万元,是给秦时竹的,另一张是三万,准备给郑昊的。秦时竹虽然有钱,但谁会嫌钱多呢?这两人是要自己亲手送的,至于其它人,就不用如此兴师动众,让儿子去办就可以了。正泰的能力,自己还是信得过的,虽然老天只给了自己一个儿子,一堆女儿,不是很公平,但好在儿子聪明,学有所成,能力也强,人生得一儿如此,也足够了,若是有两个争夺家产,才让他头疼呢。 至于包酒楼请客,那根本是不值得一提的投资,别的不说,只要巡阅使给自己的盐场题个字,这顿饭就值得了,那些盐商同行,还不得羡慕得要死?只是要套出盐政改革的内容恐怕是不太容易,自郑昊来后,自己刻意巴结,没想到对方软硬不吃,丝毫不肯透露,这可把他急坏了…… 别急,酒席桌上,不用开口,秦时竹就知道他关心什么,让郑昊将拟改革的内容大致说了一遍,每说一条,金实保的心就狂跳一阵,简直太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