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85章】 进口替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5章】 进口替代 (第2/3页)

拿你没办法。”秦时竹毫不介意,“路上来还行吗?要不先休息会?”

    “不用了,您这么关心化工厂,我这点累算什么?”范旭东嘿嘿一笑,“刚才葆元说的,我都听见了。我之所以不辞退那些德国技师,是有考虑的,第一,咱们还要筹划新的厂子,严重缺乏技师,这些人都有用武之地;第二,我们要上新的项目,说不定还要请新的技师,若我们刚刚学会就把人家赶走了,人家回国一宣传,就没有新技师乐意来了,即使来也不肯全心全意地教,因为教会了你就要赶他们走嘛;第三,我们自己的技师虽然在大力培养,但毕竟年纪还轻、经验不足,我和葆元若是不在,他们遇上问题就手忙脚乱,非得德国技师压阵不可;第四,他们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并不大,所要求的也不是很过分,人家在外国就是这样工作和休息的,无可厚非,毕竟不是中国人,能做到这样已很不错了,大家可以看看前清办的那些企业,哪个洋人顾问不是趾高气扬的?因此,我决定不辞退这些技师,是因为他们还有利用价值。”

    “精辟,精彩!”秦时竹拍拍吴蕴初的肩膀,“葆元啊,你终究还年轻,要多跟着范先生学学。”

    “那是,那是。”吴蕴初一脸诚恳,“范先生就是我的楷模。”

    “不要过谦了,我像你个年纪时,连什么叫化工都不懂呢。”范旭东比他大7岁,7年前还刚刚东渡日本学习。

    “刚才何主任告诉我,化工的基础产品可以概括为三酸两碱,现在有了一酸一碱,还有两酸一碱你们打算怎么弄出来?”

    “我先说碱吧,还有一碱就是纯碱,北方实业已在生产纯碱了。”范旭东告诉大家,“不过原料是来自天然碱。辽宁境内有两处天然产碱地,一为大布苏碱泡子,一为玻璃碱甸子。北方实业原来出碱,就是靠用这两处之天然碱精制纯碱,年产在80万公斤以上。方法简便,就是需要用天然碱。”

    “光靠这两处地方够吗?”秦时竹深表怀疑。

    “若是要扩大规模,自然是不够的。”范旭东性子很好,“天然碱的前景看好。目前河套有碱湖20多处,有人在那设立碱场,春夏雨季之后,曝晒蒸发,结品成碱,然后用水溶化,加进平地所产之碱,澄清溶液,烧熬浓缩后灌入木模中加压成块,可年产l 20万公斤;鄂尔多斯碱湖区也有此类土法制碱,所得产品可从包头或宁夏转运。另外,最近地质所探明内蒙有不少湖泊产有高品位天然碱,每年可产1万余吨,若是交通方便,纯碱年产量翻三番没有问题。”

    “翻三番后是多少?”

    “大约12000来吨吧。”范旭东笑笑,“如果用化工原料制碱,也不是没有办法,外国人早就开发出了苏尔维制碱法,能以盐做原料,通过氨碱法很方便的出碱。”

    “好,就上马这个企业。”秦时竹拍板,“三酸两碱,靠天然终究不够,还得用化工制造出来,将来市场需求大了,随时随地能够生产出来。”

    “巡阅使,不是我夸大难处,现在有好些困难:第一,这苏尔维制碱法虽然已研发成功50年了,但各国一直保密,我只是耳闻,具体怎么做并不清楚,中国人中也几乎没有懂的;第二,用盐做原料简单,但盐税太高,就是生产出来,也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第三,搞这个,需要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要投资,要电力,而眼下营口的电力却还是问题。我们办了电解厂后,电力就一直用的紧巴巴,再上马纯碱,尽管耗电不多,可能……”

    “老何,技术的事情我不懂,你给好好说说,这东西一定得建起来。”秦时竹不知道怎么弄,但知道这家伙的重要,特别是过两年就要打世界大战了,到时候进口全部断绝,与其那时坐以待毙,不如现在就动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