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87章】 拉人入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7章】 拉人入党 (第2/3页)

苦”之类的委屈话,并假惺惺地表示:“等国会召集,选出新总统后,鄙人亦可一息仔肩,退为国民,与诸君子共谋社会上之事业。”袁世凯百般曲意相从,演技非凡,很快就骗得了孙中山、黄兴两人的信任,做出了“十年内,大总统非公莫属”的保证,公开向报界传达,并在不同场合予以重申。

    秦时竹在沈阳看见报纸,长叹一声,孙、黄二人,终究过于老实,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让老袁给骗了。以秦时竹之能力,对政治的洞察力自然不低。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知识结构的缘故,早有了定见,惟独对于非著名人物,有时会出现偏差。比如对待金实保,险些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他进而想到,在这些不起眼的非历史人物身上,可能蕴藏着不小的力量。仍以金实保为例,从沈麒昌的口中得知,别看这人如此卑躬屈膝,却是营口盐商的领袖,辽宁盐商举足轻重的人物。同前清各个高官关系甚好,和其中一些还结成了儿女亲家。秦时竹根本无法处理如此多的信息,像这种不在交集之内,又有不小能力的人若是轻视他,肯定会吃暗亏。所以,得知消息后,沈麒昌也不含糊,既然要入股,又是旧时相识,两成的股份就两成,股份事小,盐政事大。

    秦时竹心情沉甸甸的还有另一层考虑,是袁世凯又发电报请他“来京面谈”,这次甚至还多了孙中山和黄兴的名字,去是肯定要去的,但去了干什么?怎么做?能捞到多少利益却是他要盘算清楚的。要获得利益,自然要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袁世凯的目的很明确,在发生内阁危机时邀请孙、黄北上,是想请他们解决陆内阁的风潮问题,如果再能搞定秦时竹,那就是“举国一致”了。

    孙、黄虽然犯了政治幼稚病,但目的也是明确的。第一,考察袁世凯,这个他们认为袁世凯已经合格了;第二,处理张振武一案,他们认为也可以了,参议院的方案虽然有些和稀泥,但毕竟各方面都可以接受。尤其是黄兴本人觉得自己当时在汉阳惨败,心里也有愧疚,因此不赞同严重处分黎元洪;第三,扩大国民党的声势,为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做准备。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意图和北疆的利益所在。

    孙、黄两人极力要争取在将来国会的多数。国民党成立后,为扩大声势,争取多数,到处拉人加党。在孙中山、黄兴身上,这种情况表露的特别明显。黄兴到北京后—心一意扩大政党,大批发展国民党党员,在北京、天津逢人便动员其加入国民党,广至袁世凯,下至—般君主立宪派分子、旧官僚以及前清遗老,都是他动员的对象。在认识上,秦时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只把宋教仁当做是醉心民主的人物,孙中山和黄兴同样如此。

    抱着这种心态,秦时竹理解了孙中山、黄兴极力邀袁世凯加入国民党,作国民党首领这一行为的动机。而袁世凯虽然在内心不愿加入,在根本上反对资产阶级民主这—套,但态度暖昧,虚与委蛇,因为他要拉拢孙中山等人,使对方存在种种幻想。因此,对黄兴劝其加入国民党,并且愿意把党的领袖地位让给他的提议,并不拒绝,只是假装谦虚地连声说道:“我怎么成?我怎么成?”

    后来,他把黄兴拉他加入国民党的话跟杨度说了,并且一本正经地问:“你看我长得像不像个国民党的样子?”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正谈得来劲时,赵秉钩匆匆忙忙地进来,神秘兮兮地说:“报告总统,黄兴叫我加入国民党。”

    袁世凯拍拍他的肩膀:“那你就入吧。你要是入了,还可以高升一步。”

    “卑职不敢。”

    袁世凯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我命令你加入国民党,不得违误!”赵得了主人的旨意,第二天就跑去找黄兴,正式加入了国民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