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88章】 巨头进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8章】 巨头进京 (第2/3页)

    “那是自然,英国的英中公司、中国共同保险公司也表示愿意商借,麦地兰银行则公开表示若中国未能向六国银行团借得款项,愿意贷款1000万镑。此外英国矿业公司也传出愿意贷款之说……”

    “袁世凯的人气就是旺。”秦时竹笑了,“这些秘密消息不会是他们主动告诉你的吧?”

    “当然,我这些日子难道经营建设贷款还少了?所以我心里最看不上孙中山的做法,狮子大开口,一借要借这么多,拿什么抵押给人家?”禹子谟得意地说,“对付列强,咱们就是要慢慢地借,少量地借,让他主动来找咱们贷款就更好了。那样条件也好,实惠也多。因此,我十二万分地赞成你改革盐政的思路,这钱咱们得牢牢地抓在手里,不能我们出钱,让袁世凯享受。即使北疆的盐税要抵押,也只能抵押给我们自己的实业借款。”

    “你的思路不错,借款你得和秉三给我盯着点。袁世凯要是篓子捅大了,咱们就让他收手。”

    “这是为什么?”

    “眼下北疆财政紧迫,袁世凯同样也不好过,甚至比我们难过。”秦时竹压低声音,“盐政改革,牵涉各方面的利益,袁世凯肯定不会轻易答应,我就是要让他明白,他如果不赞同我们的改革,我们就不赞同他的大借款。”

    “妙。他若不想大借款搞不成,那就只能答应我们的条件,这个捆绑政策好,简直就是定都案和北疆案的翻版嘛!”

    秦时竹无奈地说:“我去是既帮忙,又捣乱的。”

    “既帮忙,又捣乱?”禹子谟反复回味着这句话,幽默地说,“那我就祝你一路顺风了。”

    禹子谟走后,秦时竹去见了沈麒昌:“岳父,我明天就要去北京了,走之前有两件事拜托您办一下。”

    “好,好,你说吧。”

    “第一,北疆盐政马上就要改革,季老那里我想办法去摆平,但周学熙那恐怕不好应付,您得给我想个办法。”

    “缉之手里拿着大量的引票,你若真是取消引岸,他肯定要有所反应。”沈麒昌表示理解,“你让我怎么做?”

    “这事我出面去弄不方便,您就这么告诉他,长芦盐可以自行扩大销售范围,整个北疆都可以卖,但必须按照北疆的盐税纳税,第二,长芦盐以前在山西、甘肃的专有引岸区域,一律废止,要开放给辽宁的盐商,大家公平竞争。”

    沈麒昌摇摇头:“这事有些难办,长芦盐成本比辽宁的要高,出场时又已征收过几道税收了,路上还得逢卡纳税,如果废除引岸,公平竞争,他们是没有竞争力的,这样一来,等于他们的盐就卖不出去了。”

    “不光如此,我还要卖精盐,价格比粗盐略贵,让缉之自己去想吧。”秦时竹说,“咱们也不跟他废话,您就明着告诉他,这事我们欠他一个人情,将来会还的。”

    “他若是不肯呢?这一年可得200多万啊!”

    “那就不和他客气,咱们把他挤出开滦,他的启新洋灰厂(水泥厂)也不用办了,还有最近和德国人合作的井陉煤矿,也不用他插手,面前哪个利益更重一点,让他自己去判断。”秦时竹想了想,“还有大沽的船队,他也休想掺和。至于他参股的企业,人民银行一律不发放贷款。”

    “复生,你这样是不是太狠了?”沈麒昌吓了一跳,这不是把周学熙往死路上逼嘛。

    “我也是没办法,眼看袁世凯马上就要把盐税抵押出去了,我再不整顿好,将来就没有北疆的份。”

    “如果给他开空头支票,说将来补偿他,估计他也不信,还得给他一些甜头。”沈麒昌皱眉道,“缉之这人很精明,糊弄是不行的。”

    “您有什么好主意?”

    “这样好了,范旭东他们搞的那个纯碱厂我也让他入两成的股份,就用长芦的盐折价,你不是说工业盐可以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