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12章】 工业母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工业母机 (第2/3页)

钢还要强三到六倍,现在经应用到机械厂生产出来的机床上了。和进口的高速钢相比,所有指标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还略好一些,但我们的生产成本连进口货三分之一的价格都不到”

    “不错,成绩不小。”何峰知道,特种钢制造者关于他们进行的实验或制造出来钢的化学成分是极为保密的,因此要价也相当不菲。吴键之所以能够迅速掌握要领,完全靠的是情报,但再好的资料也要靠人来落实,这份夸奖,也不算是过誉。

    “最近枪管钢有什么进展?”何峰把张正等人的报怨都说了一通,“问题我是心知肚明的,但还不能告诉部队,以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已改进了配方,增强了耐磨性,我敢担保新改进后的材料可达到1200发以上,只是单管价格可能要比以前贵一些。”吴键解释道,“但从整体核算,由于报废的部分少了,反而能节约经费。”

    “这就好,现在枪虽然初步定型了,但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全部解决,决不能大意。”

    “我会另外安排再研制一下耐磨的材料,使之可以达到3000发以上的标准耐用性。还有,”吴键压低了声音说,“您让我研制的新炮钢也有了进展,基本达到了实验数据,明年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这事一要抓紧,二要保密。”何峰嘱咐道,“西方各国,对特殊钢配方的控制极其严格,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出来的,你们一定要注意。”

    “您的吩咐我记住了,绝对保密。”

    “诸如钨、锑、铅等各类原料,我已经支会董事长派人去南方建厂了,会有源源不断的材料供应,你绝对放心好了。”

    “我陪部长参观机床去,眼见为实。”

    直到19世纪末期,机床上所使用的刀具一直是碳素工具钢,随着合金钢在机床中的陆续使用,这些刀具加工效率低的弊病就暴露出来,已不能满足要求。从1880年开始,泰罗在米德威尔钢铁公司进行了一系列金属切削实验,获取了车削、铣削与刨削最适宜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还掌握了标准刀具的刀刃角度和制造方法等,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18年。后来,他与怀特一起研制成高速钢,此种高速钢含碳量为0.65-0.7%,铬4%,钨18%,钒0.5-1.5%。它的切削性能比碳素工具钢优越得多,可以成倍提高机床切削速度与进给量,刀具寿命也大大强高,能够加工更硬的合金钢与铸钢。

    1900年,大名鼎鼎的巴黎博览会曾经展出过使用这种刀具的车床,切削速度由9米/分提高到24—27米/分,引起了轰动。在实验中,他还发现使用冷却液可使机床用较高切削速度进行加工,并于1906年得出了实验报告。

    何峰把这种新型配方交给吴键开发,目的是很明确的:第一,要真正实现工业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行,没有自主的生产能力更是糟糕,各种设备现在还能进口,但一战爆发后,这个来源就将断绝,要未雨绸缪地做好准备;第二,西方各大列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北疆或者中国的崛起,如果不在他们觉醒前掌握核心技术,无疑将面临着技术和设备封锁,甚至贸易禁运,中国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吃过这个亏,何峰不想让历史重演;第三,从理论上说,何峰原本可以直接跳过这个阶段,提供更先进的技术,直接弥补工业能力差距,但北疆建设刚刚起步,各种人才缺乏,跳跃式发展有现实困难;第四,北疆在经济尤其是政治上并不安全,还不能说是具有完全的自保能力,在这种局面下,开发与西方进度相同的技术,风险较小,即使真的给间谍盗了去,也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技术,不存在什么损失。这几点,就决定了何峰工业技术的开发思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