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贵妃本宫不当了_这贵妃本宫不当了 第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贵妃本宫不当了 第132节 (第2/3页)

这种事,萧颐都不知道该不该说一声天意。

    听完萧颐的大概的行动计划,姜妧忍不住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当皇帝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挖坑的机会,牛逼啊。

    对于这种朝政上的事情,姜妧一直是秉持着三不管的态度,主要是她也没这个脑细胞去管,听听就够了。

    .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皇帝落水失踪下落不明的消息就已经跟插了翅膀似的几乎传遍了,大庆上下一片哗然。

    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就在皇帝失踪的第二天,以安王为首的三四个藩王联合起兵造反,五六万大军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在短短三天之内就拿下了包括蓟州在内的两个州府。

    按照祖制,藩王私兵不得超过千人,但安王手下却有五六万人之众,足以见其是蓄谋已久。

    虽然之前河神显灵的“神迹”已经传了出去,但安王依旧打着顺应天命匡扶社稷的旗号,反正都已经要造反了,这个借口靠不靠谱并不重要,他只是需要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就跟喊口号一样。

    安王大军来势汹汹,摆明了就是要趁着皇帝失踪没办法及时进行军事调动的机会来个抢占先机,目标就是先把江南这片肥地给占了,然后再向盛京进发。

    安王的悍然出兵无疑是让江南各地官员百姓惶惶,眼下水患的劲都还没过去,一旦战乱起那就是乱上加乱,几乎都可以预料到接下来民不聊生灾民遍地的景象。

    偏偏眼下皇帝又失踪了了无音讯,说句大不敬的,能不能生还都是问题。

    以贺刺史为首的一帮梓州官员更是急得团团转几乎是夜不能寐嘴角都起了大泡,毕竟陛下可是在梓州出的事,现在那安王的大军又气势汹汹的往梓州来了,要是梓州保不住,先不说他的乌纱帽了,性命保不保得住都另说。

    贺刺史一边着急上火,一边抓紧时间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周围驻兵,并着人修筑工事,大有一副要和安王死磕到底的架势。

    当然,不是所有官员都和贺刺史一个想法。

    就比如这位秃顶下巴三层rou一看就小日子过的很滋润的中年官员——

    “贺大人,容下官说一句,如今陛下失踪生死不明,要看朝廷都要乱套了,现在安王的大军就在城外候着呢,就咱们这几个虾兵蟹将满打满算也就几千人,如何能螃臂挡车?”

    中年官员说的很委婉:“依下官看,咱们还是得识时务者为俊杰。”

    贺刺史这些天本就忙的脚不沾地,今日好不容易抽出一点时间将梓州的官员召集起来起来开个短会,预备商量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做,听见中年官员的话,贺刺史按着太阳xue的动作倏地一顿:“葛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今日是在刺史府的书房议事,大大小小围坐了二十来个官员。

    听见贺刺史问,中年官员轻咳了一声,干脆将话挑明:“贺大人,咱们都是同僚,明人不说暗话,安王已经派人来找过下官,他承诺,若是咱们能归附他,那咱们的官位不仅能保住,还会作为新朝功臣来日更上一层楼。”

    “贺大人,横竖都是当官,在哪儿当不是当?您说是不是?”中年官员问。

    “放屁!”

    突然“啪——”地一声,这回出声的不是贺刺史,而是一个年轻官员,只见年轻官员死瞪着中年官员,显然是被气的不轻:“一派胡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的圣贤书都是读到狗肚子里了吗?居然想效忠反贼,还知不知道礼义廉耻?”

    被年轻官员指着鼻子骂,中年官员脸上有些挂不住,当下也翻脸了,唾了一声:“陈钊,别以为你跟陛下多说了几句话就拿自己当根葱,不过就是个七品小官,本官跟贺大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

    陈钊冷笑:“就凭我为人堂堂正正,不像你,蝇营狗苟。”

    “你…”中年官员噎了一下:“放肆!”

    贺刺史眼下还挂着乌青,其貌不扬的脸上冷沉一片,就那么冷眼看着中年官员和陈钊争论,目光不同声色的在在场官员脸上扫了一圈,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贺刺史心沉了下来,他这几天只顾着想办法先稳住梓州局势顺便到处请援,竟忽略了内部人的想法。

    看他们的样子,或许不只是葛大人是这样想的。

    贺刺史敲了敲桌子,打断了两人的争执,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