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墓 第225节 (第2/3页)
火,搞得两头不是人,索性先把话说清楚,又有弥结在旁作证。 杜平起身欲走,却见他们还是站在原地,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她只得叹道:“说吧,还有什么大事。” “没有,没有。”弥结摆手,他沉默片刻,神色中透出一丝担忧,问道:“虽然我们已还俗离开灵佛寺,京城的事情都过去了,可还是想问郡主一声,寺中诸人可好?” 这话说得含蓄,杜平却知道,他们担心母亲的死另有蹊跷。如今弥英已自尽,母亲在灵佛寺留下的其他亲信也被处死,宫里头似乎没有再继续往下查的意思,但寺中仍是人心惶惶,僧人们在京城缩着脑袋做人。 杜平:“放心,火烧不过来。先皇已死,只要没有jian人挑唆,当今不会揪着灵佛寺不放。” 两人皆松一口气。 杜平:“我不宜在凤阳久留,以免暴露行踪,最迟后日就会离开。” 弥结弥河惊道:“这么快?” 杜平:“不瞒你们,我如今正在躲避京城追踪,元青和我皆在北方。我知道灵佛寺弟子大多养有信鸽,用以传讯。如果有事你们就联系元青,他会转告我。” 弥结弥河面露异色,忍不住问:“郡主和朝廷……闹僵了?”他们又联想到平阳公主的死,果然有蹊跷。 杜平:“放心,朝廷既然仍说我在养病,那就还没到翻脸的时候。等到哪一天我郡主封号被削去,你们再担心不迟。” 两人一听,只觉更加担心。郡主啊,您做了什么事情会被削去郡主封号? 弥河虽心中忐忑,嘴上仍道:“您放心,今日帮中凡见过您的堂主副堂主,我会看住他们的嘴巴,绝不外传。” 杜平颔首:“我不在的时候,漕帮就拜托你们了。” “定不负郡主所托。” 杜平与他们道别后,便向外走去。陈家的马车已等候多时,一等到她上车就向陈宅驶去,路上行人来往,并无人去特别注意一辆马车的行踪。 待马车跑远之后,隐蔽的墙角后面冒出一个人来,此人作寻常人打扮,是那种藏在人群里都找不来的普通模样。他一双眼睛盯住马车去向,牢牢不放。 这日,杜平一行人都借宿在陈家宅子里。 院中白墙黑瓦,木柱上雕刻巧夺天工,凑近看竟是一副八仙过海图,人物表情动作刻得栩栩如生。廊下悬着雕花大灯笼,晕黄灯光衬着院中植株长青,满目翠色让人萌生错觉,仿佛冬日已过,春意正盛。 这是杜平第二次来陈千瑜的院子,上一回来,通过密道后见识到陈家的纺织机。这一回,一进门就见陈千瑜屏退下人,屋中只余她们二人。 杜平和她面对面坐着,桌案上置放厚厚一沓银票,面额皆是一千两。 陈千瑜拿起一张一张数,叹为惊止:“我自认陈家豪富,可真要我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也需要点时间筹备,啧啧,太豪了,你这钱养一支军队都不在话下。” 杜平:“嗯。” 陈千瑜一怔,抬头问道:“真养军队?” 杜平:“否则你以为师兄那队人马怎么活下去?粮食可以自己种,可武器衣服呢?而且今年收成不好,一旦打起仗来,我从不让我的士兵饿肚子。这两年的军需都由你筹备,钱不够跟我说,我这里还有。” 陈千瑜笑了笑:“我本来还打算帮你养,定期往西北送粮。” 杜平:“行,这话先存着,等我没钱了,一定向陈大善人求救。”顿了顿,她提醒道,“今年除了江南和湖广,其他地方都没什么收成,粮价应是要涨了。” 陈千瑜收敛笑意,正色道:“不错,粮价必涨,若明年各地继续大旱……”她嘴角溢出苦涩,“我担忧会打起来。” 杜平:“做好准备,这场sao乱免不了,至少南方各路匪盗都快坐不住了,尤其要防备张天。他们若打过来,首当其冲就是江南。他定会往有粮的地方打,在抵达江南之前,一路上遇到所有灾民都能壮大他队伍。呵,毕竟这事儿他也不是第一次干,熟练得很。” 张天当年能从一介小山贼壮大至此,便是趁了江南水患的便宜。 陈千瑜一脸愁容:“你说我不过一介商人,不就想要个天下太平的环境好好做生意,怎么就这么难?” 杜平抬眸看她,反问:“天下太平,你觉得容易吗?” 陈千瑜沉默片刻,摇头道:“不容易,是我奢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