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墓 第240节 (第2/3页)
来,再融合自身的领会,独成一体。骑兵步兵□□手乃至炮兵他全都成立,甚至连水战也不虚,毕竟南边的地势比草原上复杂得多。再加上背靠江南商会,他从来就没缺过武器物资,即便人数上略有不足,也能在武器上找回优势。 徐家则不同,他们并不重视步兵,因着草原上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全都是骑兵交战,是以双方整合后训练的第一天,差点没吵架。 接下来几日,元青皆是起早摸黑,一直跟徐家将领商讨训练计划和人员配置,忙得不见人影。 杜平好几次都去旁观,士兵们一看到她顿时精神更足,连午休时候都没人叫停。反倒是杜平笑着开口:“大家先去吃吧,今日我请客。下午还得接着练,酒是喝不成了,不过鱼rou还是有的。” 众人一声欢呼,顿时争先恐后地向食堂跑去。 杜平走在元青身旁,看到他脸上被晒得通红,掏出一罐膏药:“要不要涂一涂?到时候晒伤了会痛。” 元青抹一把额上汗水,摇头道:“谢谢,不用这些。” 杜平眨眼:“嫌丢脸?” 元青略有支吾:“……也不是。”他避开永安戏谑的目光,又低头去抹脖子上的汗水,“就我一个人抹,会不好意思。” 杜平噗嗤一笑。 这道笑声中的调侃意味太浓烈,元青默默低头望地,幸亏他脸上已经被晒红了,所以让人分辨不出此脸红非彼脸红。 杜平:“我今日有事找梁副总兵,傍晚跟你一起回去,若是你先练完,记得等我。” 元青看她一眼,点头。 杜平找梁副总兵商讨军饷之事,他们将司务长一并叫来,把近几年的朝廷拨下来的款项都查阅一番。 从先帝开始就国库空虚,已经好几年没有拨足军饷了,尤其是四年前,那一年竟只拨一成预算过来,整座西北军营都过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岁日,直接导致战力虚弱,让匈族趁势溜进中原,然后有了后面屈辱的战败跟和亲。 杜平查看整整一下午,从官衔最高的徐则,查到最底下的火头兵。她看得两只眼睛都发酸,便阖上双眸,捏了捏鼻梁两侧的xue位,叹道:“我大概都知道了。” 司务长满脸期待,忍不住问:“郡主打算跟朝廷去要钱?” 杜平睁开眼,笑道:“你觉得朝廷会给我这个面子吗?” 司务长神态如怀春少女,眼睛里都冒着光,奉承道:“郡主乃金枝玉叶,又是先帝最宠爱的外孙女,还是当朝首辅的闭门弟子,无论怎么看,您都能在朝廷里说上话。” 杜平被逗笑,支着脑袋回道:“可惜啊可惜,先帝已驾崩,至于孙首辅,我当年差不多是被老师赶出来的,所谓人走茶凉,大若如此。” 司务长盯住她看半晌,确定不是开玩笑,顿时一口气泄到底,萎靡不振地背过身,将文书一本一本整理回去,霎时间失去说话的兴致。 梁副总兵突然开口问:“郡主为何想看军饷记录?” 这语气让人一下子辨不出究竟是质问还是疑问,杜平回眸望去,这位副总兵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似乎世间没有事情能挑起他的情绪,永远保持冷静。 但杜平却能感受到,从第一次见到这位副总兵开始,他望过来的眼神就带着审视意味。杜平笑了笑:“温饱乃是人生大事,而军饷决定温饱,不管能不能在朝廷说上话,至少我们要先了解情况,才能慢慢想解决之道,不是吗?” 梁副总兵没说话,收回目光,靠在椅子上思索,可惜他沉思的模样,仍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死人脸。 杜平也不介意,起身告辞:“天快黑了,我先走一步。” 西北这地方,迎面吹过来的风中裹有砂砾,粗糙中带着豪迈。它能送雄鹰上九天,也能让劳作的百姓糊一嘴沙子。这里的水源也不够多,有时候,即便浑身是沙也不舍得洗个澡。 杜平拿出帕子擦了擦脸,她行至沙场处,看到师兄坐在台阶上,结实修长的双腿随意地踩地上,他脸色略有疲惫,手肘撑在膝盖上,而手背撑着下颚,双眸微微阖上似乎快要打瞌睡了。 杜平停下脚步。 元青抬起头,一眼就看到她,随即起身朝她走来。 杜平笑了:“还是这么敏锐。” 元青:“能走了?” 杜平点头,两人偕伴向外走去。这段日子,他们都住在徐家,反正将军府足够大,偶尔找徐则徐如松商量事情也方便。两人共进晚膳,元青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