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皇墓 第247节 (第3/3页)
么? 一旦没有匈族的掣肘,徐家军随时可南下。 张天从来没有那么清醒地认识到,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尽快拿下江南。 义父日夜劳作关注民情,在南越轻赋税免徭役,可那地方就是富裕不起来,甚至让所有人吃饱饭都成一件难事。而江南不同,江南不仅钱多粮多,连人才也多,不像南越,别说卧龙凤雏了,连找个秀才出来都难。 曹子廷突然冒出一句:“京城那边,应该已在商议对付我们的法子了,现在没了匈族威胁,若皇上派徐则过来,我们怎么办?”他抬眸问,“对上西北铁骑,你觉得有胜算吗?” 张天沉默片刻,这正是他之前思考的问题。他又朝嘴里猛灌一口酒,目光锐利如刀:“皇上命徐则回京行赏,徐则拒绝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曹子廷笑了笑,“徐则不是一直不敢回京么?” “可这次不一样,匈族威胁已去,徐则没有不回京的理由。除非……”张天望着他,一字一句往下说,“他跟你我一样,有反心。” 曹子廷扬眉,与他对视一眼,忍不住笑起来:“所以,咱们的皇上一听说徐则不回来,就立刻下旨把西北兵力分一半给杜厉统帅?他没本事强制撤掉徐则,就想让杜厉跟他先斗起来?” 张天也笑:“我猜斗不起来。” 曹子廷:“我猜才是。” 两人哈哈大笑。 张天慢慢收了笑,垂眸道:“杜厉和徐则肯定已沆瀣一气,呵,合作的条件应该都谈妥了。皇帝的一句话,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放屁。” 说完,他心中愈发急躁,狠狠一捏酒盏,顿时片片碎落,掉到塌上。 残余的酒渍在灯火映射下,亮若灿星。 第225章 元青认真地纠正:“是…… 南越王率领他的十万大军朝江南进发,而闽地门户大开,畅通无阻地借道于他。不止如此,闽地洪门五万人众也归附南越王军,随他一同进攻。 江南告急。 京城官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发数道旨意命江南附近的驻军前去驰援,可惜,皆非南越王军之敌,反倒因驻军立地,给了洪门可趁之机,顺势拿下周围几座小城,增添了逆贼的粮草储备。 内阁提议,让胡高阳派兵助江南退敌。其实这句话出口的时候,皇帝和阁老们心里都清楚,胡高阳未必会应。 果然,胡高阳推脱粮草军饷不足,要求国库支援。 可国库空虚多年,根本拿不出钱来。 孙首辅长叹一声,上前道:“陛下,不如让徐则出征。” 年轻的皇帝轻声反问:“他会应吗?” 李承业自己也知道,如今皇权式微,若在太平年间倒还好,大家就这么过下去。可一旦出现乱象,京城根本控制不住分封大员。那些总督手里有兵有马有粮有钱,跟过去的诸侯国也不差多少。 孙首辅:“应不应是他的决定,可陛下您的旨意必须传过去。徐则不来,是他藐视皇权是他理亏。可您若不说,他就心安理得地呆在西北坐山观虎斗。” 李承业颔首:“好,听首辅的。” 他接过内侍递来的玉管狼毫,提笔一蹴而就,写下圣旨。望着尚未干的墨迹,他无力地坐在龙椅上,淡淡开口:“快马加鞭送到西北徐将军手上。” “是,陛下。”立刻有人领命而去。 李承业长叹一口气,目光望着西北方向,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了过去。 他知道,平儿也在西北,她应该是和亲生父亲相认了。 平儿小时候一直想要父亲,长大后嘴上虽不承认,心里也一直有疙瘩。能够找到杜厉,她一定很高兴吧? 李承业想到此处,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温暖笑意,心中抱着一丝希望想,平儿在那里,她会不会担心京城?她是不是可以劝动徐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