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页 (第1/2页)
毕竟现在工作都难找, 这个厂子虽然说不是正规进厂那样有钱有票还有位置可以自己买卖继承,但工厂归军队管, 每月也发工资, 虽然没有票, 但有白面补贴。 这是徐漫和宋睿谦商量好的, 她们也没有多余的票,但厂子办起来,她们反正都需要去收购粮食白面,稍微留一点来做员工补贴, 并没有什么不妥。 哪怕现在厂子还没确定可以办,她们也没事,免费跟着徐漫学习,也是多了一样手艺。 期间能能基本上每天都回来,不过回来的时候徐漫这边已经散得差不多了,以至于他对此事还一无所知。 东西收到之后徐漫就开始自己做饭了,她倒是可以演示面条的时候直接多做点,简单方便,但到底不好顿顿吃这个。 能能吃食堂有个铝制饭盒,徐漫早起偶尔给他加个餐,让他带去食堂蒸上,吃饭的时候也还热着。 这些天,可能是吃得好了,他也慢慢开始长回点rou,没有以前看着那么瘦骨嶙峋了,看起来也精神了不少。 徐漫一直在等宋睿谦的消息,又过了差不多五六天,人才过来,还带回一个面生的中年男人。 男人姓傅,是个多年老师傅,宋睿谦跟她解释道,工厂要办起来,肯定得要机器,生产速度才能跟得上。 但他对具体制作流程不太懂,也不知道外面有没有现成的机器,所以干脆把人请来了。 徐漫是真佩服他的周密了,接下来就和师傅商讨起来,其实主要是食材烘烤和包装两个部分,要分开设计。 她们对市场销量暂且不了解,所以也不会一开始就大量生产,不过现在正值秋收,今年风水不错,应该可以收到不少粮食。 等徐漫和傅师父把机器弄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第一批货也弄好了,产量不多,差不多两百包,全部还是用的手折油纸包装,费纸且不宜过久保存。 往外销售这一块是宋睿谦几个带着手下兵士负责。 这次就先往附近公社和县里供销社送去了,由于是特许办厂,那边也好联系,而且大家不用票就可以买到。 现在一碗煮面大概五分钱,加rou七八分甚至一角的都有,关键是还要票。 所以她们最后把这个面定价三分一包,量差不多,多煮一趟的功夫,有钱就能买,饿的时候还能干吃充饥。 徐漫知道新东西开始不是那么好推销出去的,所以提议可以试吃,也把想法和宋睿谦谈了谈。 只是最后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公社的没舍得,这年头没有求着人来买东西的,有人上门买东西她们都冷着脸,让她们免费提供给人吃,还要费口水解释,没那个耐心。 县供销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