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页  (第2/2页)
怀的笑容。    好,好啊。    摸了摸弘晏的脑袋,皇上放下册子,实在忍不住,把他抱到膝上揉了又揉,慈和笑道:“元宝先行回去,朕还需同诸位臣工商议一番。最多明日,朕给你答复可好?”    推广一事不是儿戏,需要朝廷上下共同努力,更不是嘴皮子动动就能完成的。    弘晏早有心理准备,闻言乖乖点头,乖乖任揉,面颊红扑扑的,瞧着很是高兴,“孙儿都听汗玛法的!”    ——    不到片刻,各部重臣,内阁学士,还有挂名户部的农官齐聚乾清宫。    可以说,这是效率最快的一次面圣,皇上连发数道急召,让他们飞奔似的赶来,面色肃然,屏息候在御前,你瞧我我瞧你,不敢胡乱猜测。    重臣如此,各位农事官更是心下惴惴。以他们的身份品级,原本参与不了议事;皇上突如其来的召见,让他们受宠若惊,更多是惶恐不安,站在人堆后头,如同路都走不稳的小鸡仔。    哪知皇上头一个点了他们,目光赞赏,“刘卿温卿功在社稷,诸位更是栋梁之材!”    皇上口中的‘刘卿温卿’,便是跟随弘晏办事的两位农事官。语罢,皇上使了个眼色,李德全恭敬应是,清了清嗓子,高声诵读《养猪手册》的内容——    众人惊异地互看一眼,起先有些躁动,不出几息,躁动平静下来。    农事官们呼吸一滞,以为自己听错了。慢慢地,震惊变为惊喜,变为激动,他们最是熟悉这一行,手册有没有可行性,他们怎会不知道?!    记载的饲料配比,乍一听有些离谱,可一切怀疑,都在大总管念出数据之后烟消云散。    末尾粘贴了一张纸,上写多次试验记录,不论读还是看,皆一目了然。李德全诵读完毕,将手册递到玉阶之下、朝臣手中,听从皇上的吩咐,让他们轮流阅览。    皇上微微一笑,极有耐心地等待。    过了半个时辰,臣工大致翻看完毕,刑部尚书王士禛率先开口。他拱了拱手,满面红光地道:“此册堪称绝妙,建议京畿发行,如若效果上佳,继而推广各地。皇上,微臣斗胆,敢问制者何人?”    难不成是皇上夸赞的“刘卿”“温卿”?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王大人非是高高在上,不懂民生的朝廷官员。手册实在严谨,寻不出半点差错,何况皇上让人商议,能是不知所云,祸害百姓的“毒经”吗?    皇上等了好半天,终于等来这句话。    满意瞥了眼王大人,皇上淡然道:“这本册子,是弘晏递给朕的。”    ……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愣住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