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页 (第2/2页)
常侍宗爱刺杀。事后无人得知宗爱弑君真相,一个卑贱内宦竟接连杀皇子杀重臣,拥立新帝,位极人臣。 吴彰知道他话里有话,忙道:“宗爱小人,弑君贼子,不过荣宠一时,最后也是受五刑,夷三族。若是忠心之人,断不会有如此下场。” “为人臣者,最可贵的便是忠心。”李熹望着他道,“先帝宠爱庄怀太子,可惜庄怀太子早逝,若非如此,也轮不到朕来坐这个皇位。朕幼时顽劣,学无所成,不是人君之才……若无母后一家扶持,怎能走到今日?吴氏满门忠烈,朕看在眼里,也感激万分。东南若无吴氏一门坐镇,也不会如此安宁。” 吴彰越听越是心中犯嘀咕,随便应了声:“陛下圣明。” 李熹继续道:“这些年,朕与吴氏偶有分歧,有时的确有些不满。可朕是打心底里把吴氏满门当做家人看待,只是……家人毕竟在君臣之后。” 吴彰道:“臣不敢逾矩!” 李熹叹口气,缓缓道:“朕毕竟是天子,是人主……至于母后之事,有jian人诅咒,那地方也待不得。朕已经在让人将空置许久的福康宫清理修缮,过些日子请母后迁居过去,免得巫蛊害人……待查清楚了,自然会把伺候母后的宫女内侍放回去,这些人跟随母后多年,换了人母后不一定用得顺手。” 吴彰沉吟片刻,道:“臣明白了……多谢陛下宽恩!” 皇帝的意思很简单,他这样做只是在警告吴家,不会真的动手。 看来皇帝此时还是像以往一样冷静的……可这冷静究竟是真是假?可信吗? “吴相这些年的确为大虞殚精竭虑,功劳无数,如今这个位置,有些配不上了。朕想着,不如……”李熹顿了顿,柔声道,“加九锡,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如何?” 吴彰刚刚放下的心险些蹦出嗓子眼,瞳孔骤然收缩,刹那间汗流浃背。 加九锡,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那是自古以来的人臣殊荣。 若是在七八年前,皇帝这么说,那是示弱。 若是此时,那就是警告和威胁。 他当即起身跪下:“臣不敢!陛下明鉴!臣与家父,绝无二心!家父何德何能,不可受此殊荣!自古取九锡者多生异心,家父忠心耿耿,向来恶其行!” 李熹有些遗憾地道:“好……既然吴相不喜,便作罢。” 吴彰冷汗涔涔,再拜道:“跪谢圣恩!” 李熹闭眼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力地道:“朕也有些累了……吴卿便出宫去吧,代朕向吴相问安。” “是。”吴彰起身告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