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2页 (第2/2页)
,上面就写了要何潜听命二皇子,调派人手和粮食,出发援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何潜道:“军有军规,虎符就不能给严大人看了。” 调兵令上有兵部的印泥,但调兵最关键的是虎符,皇上的另一半虎符不会作假,晔城送来的虎符,完整跟何潜手里的合成一块,元康五十六年,皇上的确下了调兵令。 严辞镜回想在翰林院藏书阁看到的记载,“北境连失三城,形势迫在眉睫,不止江陵,以北的凉州、宜州和靖州都收到了调兵令,我不知其他州如何,但上回你说收到调令是六月初三,你可知……北境防线被破是几月初几?” 何潜记不清了。 严辞镜道:“五月十八。” 何潜犹疑:“北境遭袭,许是大将军早已预料到兵溃之势,在城破之前就已经派人上报……” 严辞镜反问:“你可知,信使是何时抵达晔城?” 语方知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五月二十五。” 何潜震惊万分,在严辞镜和语方知的脸上来回移动。 若他说的时间不错,五月十八到六月初三,从北境传信到晔城,再从晔城传虎符和调令到江陵,跑死快马也不可能在十六天内做到。 何潜眉头一皱,捂住了还好好全的胸口。 “我带兵赶到时,汝、肃、燕三州均破……” “当时谢大将军还说二皇子支援最快,随后两天内各州援兵也到了,随大将军在堰山大破敌军……” 接着堰山一战,士气大增,大殷乘胜追击,夺回汝、肃、燕三州,当时二皇子和大将军合力围剿敌首阿石讷,二皇子亲手将阿石讷斩于马下。 战果如数家珍,之前的战败却没人提起,以至于没人注意到当年派兵的时间是否合理。 何潜喃喃:“从晔城到江陵,快马加鞭九天就能做到,至于从北境到晔城……” 语方知冷道:“七天根本不可能。” “空口无凭!”何潜强硬道,“当年严大人才多大?后人提起旧事也不会记得那么准确,肯定是记错了!” 严辞镜道:“好!就算我真的记错信使到京的日子,那么连何将军是最快去到北境支援的,何将军怎么也不想想,为何你们支援的速度,比更靠近北境的凉州、宜州和靖州更快?” 何潜答不出来,语方知也不给他沉默的机会,道:“调令虎符,边境信使,怎么也绕不过兵部。” 何潜高声道:“魏相是二皇子的亲舅舅!大概是他想帮二皇子拼下军功,这也算不得什么。”他觉得自己有理,又道,“没错,一定是这样,他的私心,不过是想让二皇子早日领军功,所以才率先把虎符和调令发往江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