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35) (第3/3页)
息吗?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邹国大军开始拔营,正在为撤军做准备。 终于来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大王,如今邹国必然是赶着去南边堵截钟离大将军他们。我愿为先锋,此去拖延邹国后军。田勐第一个站出来,向秦湛请命。 被这小子领先了一步,另外几个将军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也都站出来,请命出战。 战,那是必然要战的。秦湛也早做了计划,他们要拖住邹国大军,一点一点蚕食之。 也好!田勐你带一军追击,尽量咬住敌军,记住不要硬碰硬,主要打消耗。秦湛吩咐道。 是!属下领命。田勐也是跟秦长一样,是从最初那一批奴隶军成长起来的。因为能力出众,已经被任命为将军,可以独领一军了。 赵驯,你带领一军,从左翼跟进,伺机而动。 戚进,你带一军,从右翼包抄,务必要将敌军后军拖住。如果敌人自断后军,尽可歼灭之。 臣等领命!几人连忙拱手行礼。 这群人,之前被邹国欺负惨了,却又碍于王令,只许守不许出击。一个个像缩头乌龟一般,不得出头,现在总算有了机会,可以一雪前耻了。 剩下的人眼巴巴的看着秦湛,他们早就心痒难耐,摩拳擦掌了。 秦湛锐利的眼神扫过他们,剩下的将军随同寡人,一路往东,攻城略地直袭邹国王都。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此战必胜!众人齐声呼喝道。直让人热血沸腾。 第175章 李渑很头疼, 他没想到他们大军撤离之际,秦国这些人像是疯了一样,竟然出关追击出来。 这是有多大的胆子, 一直以来龟缩不出的几路秦军竟然紧紧将他们后军咬住了。 待他发令准备调头回去迎战之时,秦军又开始后退,不与他们正面迎战,让他们大军扑了个空。 就这样拉扯着连续几次,他们的大军也不得寸进。这样也不是办法,如今南方告急,自己被拖延在此。只怕是秦军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想要拖延时间,不让他们驰援。 现在他有理由相信, 南边的那一支军队就是秦军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是必定两方是合计好了的。 秦国到底怎么了?新的秦王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的, 也没听说他厉兵秣马大肆增兵,这次秦国明显不是小打小闹。 曾经听说过他还是王子之时就曾经带领三千奴隶军迎击戎夷之事。可是后来他当政之时, 有太后辅政, 一个傀儡而已,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 再后来,他亲政的那几年, 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邹国君正是看秦国君主年轻,毫无作为,正好国内天灾泛滥,这才想着能转移视线, 从秦国身上找补些损失来。结果呢, 他们攻打了这么久, 就连函关都没能攻破。 不知道什么时候函关被秦人改造得如同龟壳一般, 人躲在里头,根本就打不到。他们却能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射出箭矢来,给自己的人造成伤害。 自己各种办法都想尽了,只求他们能出关一战,然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之一句话,他们就不出来,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呀!气得李渑是毫无办法。 按理来说,秦军看他们撤军是不可能追击出来的,他们哪里来的胆子?不过出来正好,以前是打不到你们,所以无可奈何。现在你们出来了,他们的大军说不定就能一举将这点人马给歼灭了。 然而事与愿违,一开始还志得意满的李渑在被拉扯好几次之后,彻底慌了。 这几队人马,数量并不算多,他们的大军很轻易就能将之给灭了。可是正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多,所以机动性更强,来去如风,突然间冒出来,在大军的薄弱之处咬下一口rou来。而当自己的大军追击之时这些人却又逃得飞快,根本就无法伤及分毫。 李渑头疼正在于此,前方催的急,耽搁一天损失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他耗得起,王都的君王,众臣耗不起。 现在秦军的目的很明显了,就是想要拖住他的大军难以南下,为南边的秦军争取时机。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想到这,李渑不得不改变策略,前军继续南行,后军则先且留下来,将这几股秦军灭掉。就算难以消灭,也至少要保证他们大军能够脱身,不然耗在这里,王都被人拿下来,只怕就悔之晚矣。 不得不说李渑壮士断腕的决心一下,秦军的那几支队伍还真就有些难啃这块硬骨头了。大王派的人马并不多,还不足以跟邹国军队硬碰硬。那就只有按照大王叮嘱的,找准弱点,一击必中,击中则走,不可贪胜的宗旨行事了。 秦湛已经率领了大军一路东进,开始攻城略地,邹国欺我国弱,极尽欺凌之能事。今日秦军两面出击,倒要看看你邹国能如何抵挡,多年的欺压,如今定要扬眉吐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