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页 (第2/2页)
,恍然大悟:明明是小东家和小阿姨的关系,怎么到了他嘴里,喻体就成了“父母”…… * 花费一周熟悉车标词库后,之前谈嘉秧跟着章老师学过结构助词“的”,徐方亭便给他拓展定语,在每个车标前加上颜色,比如“白色的保时捷”,“舅舅的车车是白色的保时捷”。 再到后来,两人沉默多于沟通——每天五点半出门,下课磨磨蹭蹭回到颐光春城差不多八点,奔波一个半小时,上课40分钟,徐方亭和谈嘉秧均有点人仰马翻之意。 徐方亭只要带上小孩,便失去对时间的控制力,是快是慢完全看谈嘉秧心情。 她尝试更换交通工具,直接打的,但路上时间缩短,等待间隙依然冗长。她才顿悟,并非交通工具的问题,时间安排和收效不合理,导致一种由内至外的疲惫。 她一个成年人都疲态尽显,更别说一个三岁小孩。 五彩星每隔一周的周三晚上会召开员工大会,意味着谈嘉秧的一节课要推至周六上午。以往的周末谈韵之会带她们外出闲逛大半天,这周一个早上给一节课冲掉,只能计划下午的时间。 谈韵之在附近找地方吃了饭,一起到学校踢球。 中午的田径场只有寥寥几人,入秋的草坪秃了毛,地皮隐然可见,过段时间足球场会限时开放,来进行冬天草皮养护。 谈韵之陪谈嘉秧踢了一会西瓜皮球,哪怕大的拼命放水,小的捡球也多于接球。不一会两人均挂了汗,谈韵之脱掉卫衣,留下一件短袖T恤;徐方亭也给谈嘉秧抽掉隔汗巾,秋衣外的薄卫衣换成小马甲。 休息阵地转移到观众席最下方一排,大人在台阶坐着,小孩站边上往台阶推他的绿色巴士。 谈韵之在手机上放大当初从儿童医院拍下的残联定点机构,不知第几次研究那些地址。 徐方亭背包撴一边,凑近用自己手机搜地址。 两人不知不觉又变成说悄悄话的距离,再近一点要亲上,再远一点声音会给风吹散。谈韵之双耳泛红,不知是运动、冬风还是她的杰作。 他指着其中一个机构地址说:“我有一套房子在这附近。” 徐方亭道:“那托班的课怎么办,交到过年前的吧?” 谈韵之失望一叹:“也是。” 两人研究好一阵,还分神跟谈嘉秧说几句话,让他保持精神活络,没有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 谈韵之问:“真的要去我们家楼下那所吗?” 徐方亭说:“最后的选择吧。” “我给我车你开?” “不是车的问题,就……小东家,你隔三差五跑回家,学习时间安排得过来吗,会不会……有点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