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页 (第1/2页)
郭昌爬起来,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又朝刚爬起身的崔长海躬身一揖,“谢公公”。 崔长海忙闪身一旁,不敢受礼,“郭舅爷折杀奴才。” 坤宁宫 “都统王进派人送信回来,说沈氏同三弟往京城赶。”皇上因太后玉体欠安,烦恼情绪,似消散开。 “崔公公说的沈姑娘投水自尽,难道是真的?”皇后也像太后有些不信,甚至狐疑这沈氏故意出此下策,逼迫安王给她嫡妻名分,宫里的女人惯耍手段,事情简单也想得复杂化。 “嗯,是真的。”赵世贤若有所思,他为朝堂之事烦忧,东南沿海一带,流寇猖獗,一直不太平,官员多徇私舞弊,海上贸易遭到重创,如今内忧外患不除,腾不出手整顿沿海。 “三弟秉性纯良,敦厚。” 李皇后心道,立沈氏为嫡妃,太后就是点头,心里也不舒坦,日后婆媳如何相处,对沈氏都是个难题。 自己说完,就见丈夫不以为然,男人理性,心里装着朝中大事,女人感性,目光短浅,把内宅小事,当做天大的事。 “三弟的事,如今朕没法插言,你也撒手不用管,听凭母后做主。”赵世贤嘱咐皇后,怕她冒失。 “臣妾明白。” 李皇后心知肚明,太后因为徐婕妤的事,很生皇上的气,如果皇上插手,势必令太后更为不满,心结更难解开,太后和皇上虽不是亲生母子,皇上脾气秉性却比安王更像太后亲生。 “不过,臣妾有一事,不知怎么办好?”李皇后有点拿不定主意。 “皇后什么事,说吧!” 李皇后朝左右宫人挥挥手,示意退下去,贴身宫女太监都悄悄退下,寝宫里只有帝后二人,赵世贤有点纳闷,皇后把人都遣出去,不知是何大事?他此刻倒提起兴趣。 李皇后话未出口,脸微微有点红,凑近皇上,小声道:“臣妾听说,沈氏是处子之身,未同昌邑伯嫡次子圆房。” 皇上,‘哦?’一声,有些不解,“昌邑伯之子朕听说成婚半年,怎么会没圆房?”昌邑伯这二子闹得是满京城闻名,自然有人在皇上面前提起过,宠妾灭妻,又娶一房妻子就是这沈氏。 李皇后小声道;“内中原由,家务事,臣妾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昌邑伯先头的儿媳,娶过门一年,都未曾圆房,这续娶的沈氏也是。” “难道是昌邑伯的儿子身体有疾?”皇上也想不出别的,自然往这上头想。 “听说,两个通房都怀有遗腹子。”皇后着人特意查过,禀奏皇上的事,是务必要打听明白,支支吾吾的,不清不楚,徒惹皇上不快。 李皇后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